已有1條回答
了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對于溝通非常重要??赡苁菍W習難度過高,或者覺得學習枯燥無味,也可能是由于個人情感問題引起的。了解原因后,可以更針對性地溝通。
兒子厭學怎么溝通
1、尋找問題原因。與孩子一起探索可能導致厭學的原因。可能是學習方式不適合孩子,或者他們對某個學科缺乏興趣。了解問題的根源可以幫助找到解決方案。
2、傾聽和理解。首先,要傾聽孩子的感受,并嘗試理解他們的立場。問問孩子為什么感到厭學,他們可能會提到學業(yè)壓力、缺乏興趣、學習困難或社交問題。通過傾聽和理解孩子的感受,可以建立起有效的溝通基礎。
3、要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家長要知道“第一”只有一個,努力是人人可以做到的。應了解孩子學習的困難所在,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并為此而努力。此外,家長要多與孩子在學習方法、人生理想等方面進行溝通與探討。
4、家長還要幫孩子建立一定的人際關系。學生人際關系差,也是學生厭學的一個原因。由于學生來自不同文化、經(jīng)濟和涵養(yǎng)的家庭,他們的性格個性亦有很大差異,有些學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際關系自然就差。
5、要多給予孩子一些鼓勵和認可:有的孩子可能學習很努力,總想考個好成績,每次考前都會比較焦慮,可能會睡不著覺,家長不要說你考不好也沒關系這樣的話。
兒子厭學可能有哪些原因
1、從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
有些孩子之前非常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們在學校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在家里的努力也沒有被家長看見,就會產(chǎn)生“無論我怎么努力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我就是個永遠學不好的笨學生”“學習是我永遠無法攻克的堡壘,學了還不如不學,學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等念頭”等負面情緒。
2、無法達到父母的期望值
這一部分孩子曾經(jīng)學習成績不錯,或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績有所提升,但由于父母期望值不斷提升,(比如孩子成績提高了10分,還告訴他“家油,你可以再提高20分的”,孩子原本班級排名第二,家長告訴他,努力吧,那個第一才是你的位置。)結果不管孩子如何努力,帶來的卻總是挫敗感。
父母的標準隨著自己的努力在不斷提高,他們覺得自己永遠無法達到,會因此開始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愛是有條件的,進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
3、父母的高焦慮讓孩子痛苦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們的高焦慮和高期待轉化成對孩子們的高壓、高控,生怕自己晚行動,孩子就要落后,于是給孩子報各種班。而這種彌漫性的焦慮也在很大程度上傳遞給了孩子,讓孩子把學習和痛苦聯(lián)系在一起,日積月累,就會以厭學、拒學作為回應。
4、父母關系緊張,孩子無法專注學習
家應該是一個人最放松的地方,孩子可以在家庭當中獲得父母積極穩(wěn)定的情感和精神支持,可有些家庭,父母之間關系常年緊張,經(jīng)常爆發(fā)沖突或者長時間冷戰(zhàn)。
因為家庭氛圍壓抑冷漠、父母之間經(jīng)常劍拔弩張,孩子根本不敢真實地表達情緒和感受,孩子帶著超出年齡可承受的巨大負面情緒,同時也會因為擔心父母會分開而憂心忡忡,沒有多余的力量去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
更嚴重的情況是,有些孩子會用極端的方式,比如厭學、抑郁、離家出走等方式,把父母的關注點吸引到自己身上,試圖用犧牲自己的方式,融洽父母的關系。
5、人際交往和人際關系發(fā)生問題
有的孩子會因為對某一老師反感而厭學,原因有很多,比如老師曾經(jīng)的言語傷害,老師的行為方式、授課方式等;也有的孩子會因為同學、伙伴之間的交往問題而不想去學校,個別的會因為校園霸凌而害怕去上學。
兒子厭學,家長怎么辦
1、培養(yǎng)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可與孩子的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很多有特長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不錯。由于有特長、有興趣愛好,這些孩子會經(jīng)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他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上來,從而使二者相得益彰。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jīng)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jīng)常逃學。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fā)出來。
3、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yè)負擔。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yè)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