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開始發育,性格叛逆,這個時候的孩子慢慢接觸外面的世界不在喜歡聽父母的嘮叨,有自已獨立的見解和思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也想去闖回到家父母以前教的好好學習,他們現在聽到就煩躁,想逃離父母,青春期心浮氣躁。
孩子跟大人說話老發脾氣是怎么回事
1、父母缺乏權威性
如果父母對孩子總是百依百順,事事都答應孩子,縱容孩子,缺少作為父母的權威性。
孩子就會有恃無恐,拿父母當出氣筒,一不順心就沖父母發火撒氣。
2、親子溝通存在問題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總是不分青紅皂白否定孩子,或者喋喋不休的給孩子大道理,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總覺得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卻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想法。
這會讓孩子覺得無法和父母正常交流,只要一聽到父母說話,就會忍不住發脾氣。
3、孩子對父母有怨氣
很多父母總是一味要求孩子聽話懂事,不允許孩子哭,禁止孩子和他人爭吵。
孩子有委屈只能忍下來,但內心對父母的怨氣便會一點一滴開始累積。等到達一個臨界點,就會從徹底爆發出來。
孩子總跟家長大吼大叫怎么辦
1、冷靜下來:不要在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也跟著憤怒,而是要在冷靜的情況下面對孩子。
2、傾聽孩子:設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可以給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3、建立邊界:讓孩子知道哪些行為是不可接受的,并給予一個可以遵守的規則,若犯規需要對應的懲罰或者獎勵。
4、鼓勵積極行為:要贊賞孩子積極的行為,當孩子做出好的表現時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優點和優勢,更加自信的面對自己的問題。
家長如何與孩子和平相處
1、營造輕松溫馨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家庭環境是孩子接觸的第一環境,溫馨的家庭環境,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安全感,還可以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心態。在家庭環境中,我們不僅要注重與孩子的相處方式,多傳播一些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多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給孩子一些鼓勵的贊揚,同時也要注重夫妻之間的相處模式,不要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鬧情緒,容易讓孩子產生畏懼心理,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2、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要平等公平。
我們雖然為人父母,多一些經歷和教訓,但是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父母和孩子的身份是平等的,因此,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過多干預孩子的思想,在出現問題是,我們更多的時候應該充當聆聽者,適當的時候給出引導,而不是這個事情,你可以做,那個事情不能做,讓孩子在自己的約束下,變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
3、善于發現孩子優點,讓孩子正面對待缺點。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一個天使,他們身上有別人無法替代的光環,也有一些遺憾的缺點。作為父母,我們不要只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自己孩子的缺點,喜歡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不僅容易讓孩子產生排斥心理,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因此在與孩子相處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并對其進行贊揚,鼓勵,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對于孩子身上不足的地方,也不要全盤否定或逃避,和孩子一起認識這種不足,只有正面認識這種不足,才有改正的勇氣和決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