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數學差是因為數學思維沒有打開,這個錯誤也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學習中錯誤的輔導方式導致小孩不會思考,不愿意思考,不想思考,只想等導致的。
小孩數學差怎么補上來
第一、耐心和細心程度
數學需要小孩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很多小孩并不是本身學識能力的問題,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耐心,導致學習知識過程淺嘗輒止,進而學習的知識不夠扎實。同樣的,處理問題過程中也就會出現不細心,導致成績不高。提升小孩的數學成績,老師和家長應該注重幫助小孩培養耐心和細心。
這也是很多小孩不是不會做,就是做不對的原因~這是學習習慣的培養,需要我們去監督陪伴小孩養成。
第二、計算能力
基礎的小學數學,離不開計算,那么計算能力,就表現在小孩的卷面成績。計算能力的缺陷,是小孩必須彌補的,針對計算,我們必須從小抓起,量變產生質變,多背表內乘法口訣,多列豎式,多刷題, 整體提高小孩計算能力。
計算在數學的學習中至關重要,在高年級中計算更加的重要,而且從應試角度出發,以中考為例,中考數學試卷計算步驟大約是600~800步,保守估計每一步計算要是能快2秒鐘,那么整體就快了20分鐘,那加上其他學科的計算,都會有影響,那高考的計算步驟會更多。
這時候有可能計算能力突出可以節省30分鐘的時間,而這20分鐘或者30分鐘的時間,卻足以改變許多事情,咱們第一講講的計算的知識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和復習哦。
第三、理解能力
有很多小孩存在這樣的問題,計算沒問題,細心耐心程度沒問題,可成績就是不高。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該看小孩的理解能力,數學并不是簡簡單單的幾個數目計算,而是糅合在語言中的,小孩存在理解能力的問題,就會出現在解答應用題中,培養小孩分析題目的關鍵點、重要條件的能力,多讀書多理解,提高小孩綜合素養。
小孩數學差的原因分析
第一、孩子的數學邏輯思維不夠。是對數學的理解不夠,對數學的概念不了解。我覺得邏輯思維跟概念不是我們大人所理解的,是一個孩子眼中的數學概念跟知識,這方面的理解一定要以孩子的角度來講。
第二,孩子的閱讀理解跟不上。有的時候孩子數學成績差,可能是沒讀明白題,或者讀懂題,但不理解,不會思考。大人看了這個題很簡單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很難理解。
第三,孩子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孩子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很大一部分就是上課沒有用心聽講。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聽講,老師講的一些關鍵性的知識讓孩子錯過了,導致孩子對這方面的記憶性比較差,不能夠熟練的應用。
第四,孩子的數學運算能力差。這個孩子的數學運算能力它不僅僅是代表了,加減法乘除法這種運算能力,而是數學的綜合運算能力比較差。
我們發現有的小孩,哪種單項題都會做,但是當把這些所有的知識點匯集到一個題上,綜合起來,這種綜合性的大題很多孩子就不會做了。原因就是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比較弱。
小孩對數學不感興趣怎么辦
1、興趣是最好地老師:要讓孩子發現學數學地樂趣,找到樂趣后孩子就會主動愛上學習了。
2、多和孩子互動:平時多和孩子溝通,多關心孩子,讓孩子有什么不懂地問題就及時問父母。老師布置了數學作業后家長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做,這樣能及時發現孩子不懂地問題。
3、多去鼓勵孩子:孩子不愛數學,成績變差以后也不要隨便去打罵孩子,這樣只能起反作用。正確地做法是多鼓勵孩子,并且細心地指導孩子,孩子一旦有進步后就及時地夸獎孩子。
4、讓孩子多做數學試題:可以多讓孩子接觸數學,除了上課地習題外,可以單獨給孩子買一些他感興趣地數學習題,每天陪著孩子做一些,慢慢地孩子地數學成績就會提高了。或者買菜地時候也可以帶上孩子,讓孩子幫忙一起算賬,這樣既找到數學地樂趣,又能提高算數地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