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
孩子在六七歲的心理發展是家長所一直重視的,但總會有些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心理與行為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就會在孩子發生問題的時候沒能及時發現,那么六七歲孩子的心理與行為有什么呢?
六七歲孩子的心理與行為
六七歲的孩子是迎來了人生第二個叛逆期。行為個性也表現的很極端,兩極化行為嚴重,瞬間很喜歡,瞬間很討厭。孩子就在這種喜歡和討厭、乖巧和叛逆兩個極端矛盾行為中游走。他們可以在幼兒園表現的很乖,回到家里就像一個小惡霸一樣。
除了極端行為,六七歲的孩子還常常會出現一些搞笑行為,請父母注意這可不是孩子在故意搗亂,而是此刻心理發育導致的反常行為,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過了這個年齡段,這些現象就會自然消失的。比如六歲的孩子常常把數字反著寫,或者把畫反著畫,鞋子反著穿等等。
這時候的孩子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觀察事物,記得快、記得住、記得對。能就具體直觀的事物進行概括;肯動腦筋,想像力豐富,善于對周圍事物和現象提出各種問題,并能解決一些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問題;跌跤或受點輕傷都不哭,游戲輸了不胡鬧。不懼怕黑暗和某些形象怪異的小動物。
還有就是不以滿足自己的需要而提出過分的要求。熱愛勞動,愛惜物品;喜歡種花和飼養小動物,喜歡聽音樂、看圖冊、唱歌、跳舞、繪畫和參加各種智力游戲,并能從中感到快樂。
08-29 閱讀全文>
13歲的男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他們的身心都發生著改變,有時候就會很難與家長進行交流,而我們家長就需要多多關注孩子的變化,給予鼓勵,并正確進行引導,所以13歲男孩子的心理及行為特征有什么呢?
13歲男孩子的心理及行為特征
1、心理上“鎖”
進人青春期,由于心理的不斷發展,13歲的他們的情緒自控能力比孩提時有了較大的提高,學會掩飾、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出現心理“閉鎖”的特點。過去愛說愛笑的孩 子,進人青春期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他們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很少和父母交談,甚至拒絕父母的關愛。
2、獨立性增強
隨著少男少女自我意識的形成,他們的獨立性急劇增強,他們不再被動地聽從父母的教誨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曲直。這種從被動到主動,從依賴到獨立的轉變,對于青少年來說是成長的必由之路。
09-27 閱讀全文>
孩子在9歲正處于全方面成長的一個階段,我們家長需要多多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這樣才能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我們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是否有異常表現,那么9歲孩子的心理特征行為表現分別有什么呢?
9歲孩子的心理特征行為表現
1、認知方面
對事情的認知比較模糊,觀察周圍事物要通過興趣愛好思考,對時間概念認知不準確,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認知范疇。孩子從本身找出來的長處不再能滿足自己了,而是需要用別人的長處來自我裝飾,具有榮譽感和競爭心理。
這個時期孩子的主要興趣又從自我轉向外界事物,這主要是緣于孩子交往的擴大、學校教育的影響和智力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外界事物的看法不再是主觀、片面、孤立的了,而是形成了客觀的、聯系的認識體系。
2、記憶力方面
09-02 閱讀全文>
女孩在十六七歲的年齡段,也正屬于青春期,她們的心理和生理也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家長們要是想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交流,也就需要了解她們的心理特點。只有這樣,才不會因此鬧出較大的問題以及矛盾。
十六七歲女孩的心理特點
1、獨立性增強
進入青春期后,女孩最明顯的標志就是獨立意識的增強。這個時候,女孩不再對父母說的話“言聽計從”,她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判斷。如果父母不懂得及時了解和溝通,仍然憑借人生經驗和想法去教育女孩,很容易在親子之間造成沖突。
2、嫉妒心理出現
在學習上,當看到同學的成績超過了自己,有些十六七歲女孩就會覺得很不舒服,當看到自己的朋友與其他同學來往密切,有些女孩便會生氣、怨恨。當別的同學獲得老師的贊揚、稱頌時,有些女孩心中也會憤憤不平,充滿妒意等,這都是青春期少女常出現的嫉妒心理。
02-10 閱讀全文>
十六七歲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此時他們的性格和心理都會發生很大改變。孩子可能會反感家長的管教,對此非常不耐煩,只想有自己的獨處空間,甚至出現了不想上學的想法。此時家長不要太過著急,及時的溝通,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
十六七歲的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及時疏導孩子情緒
首先穩住自己的心態不要說風涼話,其次不要過度的關注,關心則亂,越是想解決問題越是無法解決。孩子一旦產生厭學的情緒,就很難快速走出這種情緒,我們的疏導應該以緩解為主厭學情緒為主。家長不要勉強孩子去上學,給他幾天的時間去思考,梳理問題到底出現在什么地方。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
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他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學習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04-24 閱讀全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不聽話的時候,有些家長會忍不住一頓打罵,想讓孩子變聽話,但這樣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難管教。因此,家長需要改變教育方式,和孩子建立親密和信任的關系,然后才能更好的引導和教育孩子。
打罵孩子會讓孩子有什么心理和行為
1、會導致孩子心理創傷
如果一個孩子在家里經常受到打罵,那么他們可能會有一些心理問題,比如消極沮喪、自閉和孤僻、憤怒和不安。孩子可能會感到無助和失望,沒有安全感,從而導致他們在心理方面受到嚴重的創傷。這種修復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可能對孩子的健康和成長產生長期的影響。
2、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行為
當父母用打罵的方式懲罰孩子時,孩子可能會表現出不安、焦慮、感到無助和恐懼。這種負面情緒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行為,導致他們變得自閉、怯懦和缺乏自信心。打孩子可能會導致孩子在學校呈現出惡劣的表現,如消極抵制和負面行為。
12-27 閱讀全文>
叛逆的孩子可以說是家長生活中的“夢魘”,總是會給家長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但是其實叛逆也是分階段的,孩子并不會一直這個樣子下去。因此有些家長就會問孩子六七歲是叛逆期嗎?以便于提前做好準備,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段時期。
孩子六七歲是叛逆期嗎
孩子六七歲是叛逆期。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交流,要注意掌握叛逆期的根源所在,幫助孩子打開心結,放松心態,正確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與挫折。由于大多數孩子的叛逆都是由于家庭的原因,或者是父母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正確,所以父母的理解和照顧至關重要,讓孩子感受溫暖和安全感,適當給予鼓勵和獎勵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叛逆,叛逆的程度也不相同,有些孩子會給家長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也有一些孩子就像平時一樣照常生活,這和孩子所處的環境、接受的教育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是不管拿著情況,少年叛逆期到9歲左右就結束了。
六七歲孩子叛逆家長如何應對
1、在平時盡量不要帶著負面情緒去教育孩子,這是不理智的一種方式,可能會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抗拒,因此在情緒煩躁不安或者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在冷靜之后再與孩子做交流和溝通。
12-0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