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
說起自律,大家都應該知道這對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若是孩子有好的習慣就不再擔心孩子的成績不好了,而且我們家長還能對孩子很放心,那么孩子怎樣養成良好的自律行為呢?
孩子怎樣養成良好的自律行為
1、充分鍛煉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
通常不自律的孩子他之所以不自律,主要是因為他不想放棄他及時享受快樂的意愿。若是為了自律,而讓他放棄本可以現在享受的快樂他會感覺到莫大的痛苦,于是他便不會再進行自我約束了。
要適當的延遲滿足孩子愿望的時間,更不要讓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要注意培養孩子抵制誘惑和克制自己的能力。
2、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
09-05 閱讀全文>
孩子的行為能體現出孩子的教養,也能表明這個家庭教育是怎樣的。我們常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孩子這也不是上規矩,而是幫助孩子以此養成良好的行為,需要家長正確引導,那么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呢?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
1、語言開始文明習慣的培養
一個孩子正是從“謝謝,請,對不起”等,這些不起眼的日常詞語開始他的語言成長之路。如果父母平日說話就是溫和有禮貌,再加上日后親子閱讀里多給孩子接觸詩歌、經典、文學作品等,那么這個孩子的語言修為一定不會差。
2、守時的觀念
養成好的習慣,如果做不到守時的話,將不利于好習慣的養成。比如: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但偏偏沒有守時的觀念。本來約定今天的讀書時間是晚上8點到8點半,但到了晚上8點鐘,孩子因為了別的事情而拖延了,家長也沒有特別的要求。
08-31 閱讀全文>
家長一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尤其是在孩子6歲的這個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的最佳時期。而且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都是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還是需要家長去進行培養,那么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呢?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
1、以身作則
孩子小的時候學習能力非常強,不管是好的行為還是壞的行為,他都會模仿。孩子可能不知道這種行為叫什么,但是他能根據大人的行為判斷出這種行為代表的意義。
因此,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要知道怎么樣才算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自身的行為習慣是好的,那么你的孩子就會通過觀察你的日常行為和習慣來學習。
2、參加家庭活動
11-01 閱讀全文>
家長期望養成好孩子,讓孩子能有個美好的未來,但是好的孩子就要有好的行為,好的行為是家長從小在培養孩子所獲得的,那么孩子應該養成的十大好行為有什么呢?
孩子應該養成的十大好行為
1、培養孩子講衛生的習慣
飯前便后洗手、睡前刷牙、飯后漱口、勤洗澡,這樣的衛生習慣要養成,對健康生活才會有幫助。
2、培養孩子遵守秩序的習慣
家長教會孩子從小遵守秩序很重要,比如排隊時不要有插隊行為的秩序,讓孩子從小學會遵守,做懂文明的好孩子。
08-12 閱讀全文>
父母作為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同樣也肩負著培養教育孩子的重要責任,而良好的溝通是進行教育的前提,如果孩子和家長關系不好經常吵架,那么對于孩子性格個習慣的養成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家長如何與孩子保持良好的關系呢?
父母和孩子怎樣才能保持良好的關系
1、父母應該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必須要保持容易親近、和藹、和善的優良形象。應該和孩子進行朋友式的交流,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否的孩子會覺得你難以溝通,不利于親子關系的培養。
2、平衡時在任何關系中都要掌握的,父母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平衡好與孩子保持親密關系的同時,給予孩子一定空間和私人領地之間的平衡。這的確不容易做到。但是這對越來越獨立的子女而言,是必需的。
3、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可以給予他們一些意見或建議,但還要讓他們有自己的選擇,要讓父母們自己有各自的空間。父母們對自身也應有所要求,應該努力去提高自己,而不要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否則容易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更會是父母自己。
4、父母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盡早發現并開導孩子的不良心理癥結。父母要樂于滿足孩子的合理要求;也要適時否決孩子的不合理的野蠻要求,但父母不能嚴詞厲色,而是用溫和的態度,而且要說明為什么拒絕。
06-28 閱讀全文>
小孩子對自己的欲望缺乏控制,當孩子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孩子就會想歪點子,偷家長的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偷錢行為是非常不好的,小時候毛病不改正,長大后會更嚴重,那么,家長怎樣教育孩子偷錢行為呢?
怎樣教育孩子偷錢行為
一定要重視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生活中多去肯定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及時、具體的去描述孩子的具體行為,幫助孩子形成一個客觀的自我認識。
提高孩子的財商,要給孩子一個掌控金錢的這么一個機會,讓他有駕馭金錢的能力。其實這個能力對于孩子成長來說,也是受益一生的。
很多家長會說:“做父母可真難。不給孩子零花錢吧,當看著別人都在消費的時候,孩子又心癢癢。給孩子零花錢吧,孩子又拿去買垃圾食品吃,對身體的傷害性更大。”這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很重要。
哪些東西是必需品?哪些東西是可以不買的物品?哪些東西是完全不用買的物品?只有教孩子正確分辨這幾個概念后,孩子才不至于亂花錢。
05-13 閱讀全文>
孩子對家長的態度,其實是家長培養出來的。往往因為家長之前用了不當的溝通方式,讓孩子關閉了跟父母溝通的渠道,所以父母親應先從自己身上做些調整,讓這個親子溝通渠道的大門再度敞開。那么,如何才能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如何才能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1、理解并尊重孩子
作為家長最關鍵的是要理解、尊重孩子,要能夠理解一個成長過程中的孩子的言行,不應以一個成人的標準來約束要求。只有理解尊重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才能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孩子有什么困惑、心事才愿意跟家長說,家長也才能及時有針對性地提出建議,而孩子也才能夠樂于接受來自父母的幫助。
2、耐心傾聽
當家長耐心地傾聽,才能完整地知道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才有可能與孩子之間有良好暢通的溝通交流,才能有機會去引導幫助孩子。所以,能夠耐心地傾聽是家長做好與孩子溝通的基礎。
03-31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