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都很大,如果作為家長沒有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心態,那么孩子很容易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父母一定要多觀察孩子的成長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
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1、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欠缺,學習能力低下等,使得他們雖然刻苦學習,但收效甚微。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自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
2、與人際關系差有關。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孩子人際關系差,經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導致同學們都不喜歡他,從而使他感到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學情緒。
3、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總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聽到社會上一些關于讀書無用的說法,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
4、學業負擔過重,產生逆反心理。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不斷給孩子施加壓力,增加學習任務,以致孩子無法承受,從而對學習感到厭倦,甚至產生輟學的思想。
04-17 閱讀全文>
孩子之所以出現厭學,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的教育問題。當父母發現孩子厭學時,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續的給孩子施壓,最終會導致孩子厭學情緒的爆發。孩子在學習上和父母會產生沖突,最后導致孩子學習狀態越來越不好,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厭學情緒就會越來越嚴重。
小學生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
1、孩子學習中遇到困難了,不能夠自主解決
畏難情緒,讓孩子產生逃避心理,這時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增加自信心。
2、被老師批評了
有部分孩子會因為被老師批評,久久走不出自身情緒,需要家長及時疏導。
03-22 閱讀全文>
大多數是孩子喪失了學習興趣和學習的期望值造成的。家長不顧孩子實際對其要求過高,過分地命令和催促,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故意和家長對著干,是一個原因。
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
大部分孩子“厭學”會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歸屬感:如果孩子在集體中找不到他的位置,那么他對集體就沒有依戀感。尤其是那些成績落后的孩子,得不到重視被歧視。尤其是青春期敏感、自尊心強的孩子會表現得特變明顯,而厭學就成了他們逃班集體的一個方式。
鄰居的孩子就是如此,初二了現在準備休學在家調整,因為成績實在太差門門不及格,他在成績上找不到任何的歸屬和成就感,老師也對他采取放任的態度,久而久之就不想去上學了。
這類孩子重點是在學習的引導,愿意學的該補課的補課,一時補不上來的,如果他能發展出一技之長的愛好,那么在這塊給到孩子多一些鼓勵和引發,讓他的信心可以從其他方面得到滿足和肯定后,或許在成績上也會慢慢有起色。
12-19 閱讀全文>
孩子有厭學情緒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學習關乎著孩子的未來。面對12歲孩子厭學,首先弄清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注意避免對孩子講大道理,也不能用話語刺激孩子,因為孩子年齡小,一硬碰硬不是好的教育方法。
12歲男孩厭學情緒大是什么原因
1、孩子缺乏內驅力。他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甚至覺得學習就是為了父母而學。
2、12歲男孩厭學情緒大是因為缺乏學習信心。學習自信心不強,是不少學生經常遇到的現象,他們也努力過,卻得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喪失了進取心,失去了信心,自認為自己的天賦不夠,智力低下,不是學習的材料。
3、12歲男孩厭學情緒大跟成長環境有問題。父母情緒不穩定,甚至夫妻關系也糟糕的很,導致孩子心里裝著事不踏實,那心思也無法放在學習上。
4、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過程痛苦而無趣,父母們的傾力安排,讓孩子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感。沒有掌控感和成就感,越來越多的孩子在學習上無法感受到自我價值,更多地感受到的是被評判、被要求,感受到的是父母們有條件的愛。
05-11 閱讀全文>
當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后,就會消極對待各種學習活動,有時還會無故逃課逃學,故意跟老師頂嘴。這并不利于孩子的發展,還會讓他更難適應學校的生活,產生嚴重的厭學情緒。家長要重視起來,不斷激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越學越向學。
厭學情緒是怎么產生的
1、學校的原因。孩子的學業壓力一部分來自于外界(學校、家長、社會比較),一部分則來自于自我要求過高。孩子的學業壓力大,達不到要求,就會帶來挫敗感、無力感,從而失去興趣。
在學校老師過于嚴厲會讓一些膽小謹慎的孩子感到恐懼,不少孩子因為怕老師而不愿去上學,或者因為不喜歡某位老師而拒絕學習該老師教的課目。同時,老師的過度忽視(好與不好均與我無關)和一些侮辱性的言語,會帶給孩子負面感受,從而厭惡學習和學校,讓他產生厭學情緒。
2、逆反心理。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為什么就你學習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學習我說了多少遍了?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孩子就產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學,那我偏不學。
3、環境的原因。主要指學習環境、家庭環境和社會(學校)環境。如果孩子從小在一個吵鬧、沒有安全感或者嘈雜的環境中學習,容易造成專注力不足。家庭或者學校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也容易造成孩子學習興趣的不足。
04-25 閱讀全文>
家長平時不要過度關注孩子的成績,然后盯著他的作業和學習不放,或者講一些讓孩子反感的大道理。如果孩子一直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和關心,加上學習受到了挫折,那么可能就會磨滅他對學習的興趣,總是逃避學習。
厭學心理產生的原因
原因1:看不到希望。孩子平日里用功學習,埋頭苦學,但是學得很吃力,每次考試都在班級后面。這類學生還是常見的,他們看不到希望,表面在學心中卻在放棄的邊緣。原因在于對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評價不客觀,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就全盤否定自己,在逆境中的抗挫折能力低,有些人甚至對自己絕望。
原因2:沒有學習心態。有些同學對成績排名及別人的看法看得太重,導致他在考試之前都非常焦慮,如果在幾番失利下,就更加受挫了,長期下去可能會厭學。出現這類情況的原因是情緒不穩定,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變壞很快,如果這些情緒得不到適時的疏導和調節,就會形成情感交流障礙,表現出焦慮憤怒,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
原因3:學習無法激起孩子的興趣。學校的學習主要以訓練為主,每天的學習更多的像是一個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這些學習內容枯燥乏味,時間長了孩子的新鮮感完全喪失,學習根本提不起勁頭,只能每天靠父母逼迫和催促才能回到書桌前寫作業。學習讓孩子感受不到樂趣,學習變成了一種完完全全的負擔。
原因4:錯誤的教育方法。有些孩子本來并沒有厭學心理,但是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不滿意,整天在孩子面前嘮叨,拿孩子與他人進行對比等行為,也會引發他的厭學情緒。家長在面對孩子厭學中,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多去理解、尊重孩子,這樣才能夠幫助厭學的孩子重新回到學習當中。
04-25 閱讀全文>
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僅在學習上面有巨大的壓力,父母愛對他們的期望也會讓高中生產生巨大壓力,在這樣的壓力下,高中生厭學的心理會容易產生,家長要學會引導他們,幫助他們釋放自己的壓力,讓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更加的輕松。
高中生產生厭學情緒怎么辦
與孩子協商制定一個定位。幫助他們在學習上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定位,有了自己明確的目標之后,就不會盲目的學習,可以將學習的范圍控制在目標之內,盡量的完成即可,在完成學習定位的內容之后,孩子就會有足夠的自信,可以繼續制定下一個定位。
要有學習動力。有不少的孩子,會在每次測試的時候,發現有不少的知識點已經遺忘,這樣的情況無疑會大小孩子的積極性,出現厭學的心理,家長不妨建議孩子,從簡單一些,與自己水平接近的題目開始練習,逐漸增強自信心,孩子就會有學習的動力。
要激發高中生學習動力。高中生產生厭學可能是因為沒有動力,有了學習動力才能更好推動學生產生學習行為,學生沒有了學習動力也就不可能產生學習行為,可以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強化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提升學生對知識價值的認知能力。
引起高中生對學習的注意力。針對那些興趣轉移的學生,可以引起小孩對學習的注意力力,將他們的興趣轉移到學習上來,要將他們的興趣再轉移到學習上來,高中生產生厭學情緒是很正常的,家長要學會引導他們,適當的激發他們的興趣愛好。
04-24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