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3
厭學表現通常表現為對學習沒有興趣,對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完成,不想去學校,甚至有的還會假裝生病找各種各樣的理由不想去學校上學。孩子有這種情況應該及時引導,一時偶爾的厭學是難免的,但長期積蓄稱為習慣就不好了,會耽誤學業。
學生厭學的表現總結出來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想上學階段:
孩子在這個階段比較多的表現是上學容易遲到早退或者缺課增多,顯得無精打采、食欲下降,周末沒有心思出門,只想待在家里睡大覺。
(2)拒絕上學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每個禮拜去上學時間不會超過一半,早晨起床時間延遲,與家人常常會因為學習的方面起沖突。甚至會有攻擊暴力的行為出現。
01-13 閱讀全文>
首先是上課對老師的課沒興趣,不理解,不懂得思考。從上課鈴響就盼下課,東瞧瞧西望望的無所事事,作業就抄抄現成的,下課就跟變個人似是,東扯西拉般,打打鬧鬧的,總也玩不夠,話也有說不完的,整天憂哉憂哉的,沒個緊張勁,整天松散的樣。
小學生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孩子會開始有些言語和行為上的“不想上學”征兆。他們好像感到只有離開學習才能達到心理平衡。他們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學習活動之中,一般不愿做作業,不認真聽講,經常違反課堂紀律,時常遲到、早退、曠課、逃學,有的干脆棄學出走或輟學。對老師、家長提出的學習要求,常故意抵觸對立。
2、孩子的性格和脾氣會很不穩定,孩子會迷戀上電子產品或者小說等等。他們會把自己封閉起來,變得越來越懶散,越來越自私,動不動就發脾氣等等。
3、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這也是厭學的表現。
小學生厭學家長怎么引導
10-16 閱讀全文>
學習是一件比較辛苦且枯燥的事情,有些孩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產生了厭學的情緒。俗話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有厭學的情緒,那么他就很難去主動、認真的學習,直接導致考試成績的下降,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厭學的表現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輔導方法。
學生厭學的表現
1、作業拖拉,抵觸寫作業。寫作業是孩子在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任務,也是復習的一種方式,如果孩子開始抵觸學習以外的內容,特別是抵觸寫作業,說明開始抵觸學習,有厭學心理。
2、情緒不穩定。每個人在面對自己不擅長或者不想做的事情時都會容易發怒,情緒不穩定,孩子在面對讀書上學時如果有焦躁不安、情緒不穩定的現象,大部分跟厭學有關。
3、失敗合理化。有些孩子,往往會把自己在學習上的失敗和不足,歸根為各項標準不合理,比如,不應該讓我考那么多分,不應該讓我做這種題等等,讓自己的失敗變得很合理化,來安撫自己的受挫感,讓自己避免強烈的內心沖突。
學生厭學的原因
04-17 閱讀全文>
厭學的現象在現在的社會中變得越來越普遍,可能是由于學生們的壓力增大,也可能是學生們面臨的誘惑越來越多,導致他們面對學習時的心態變得更加的消極;而當家長們面對厭學的現象時往往是有心無力的,我們可以決定孩子受教育的環境,但是我們決定不了孩子努力學習的程度或者學習的態度。那么小學生厭學的表現都有哪些呢?
小學生厭學的表現
1、情緒不穩定
凡是有厭學情緒的小學生,容易和老師、家長產生對立情緒。他們中的一些人,有的可以表現為興奮過度、躁動不安、容易發脾氣;有的孩子則相反,他們萎靡不振、膽怯、動作遲緩、做事半途而廢、缺乏信心、注意力不集中、觀察問題不仔細、不準確,思維的邏輯性和靈活性較差。
2、對周圍事物提不起興趣
厭學的孩子大多表現出對學習的怠惰,對周圍事物的無感,如上課時,孩子興趣不大,或與他人低聲交談,或是做小動作;教師若在中途發問,他也回了神,回答不上來。
08-29 閱讀全文>
作為家長一旦發現孩子出現了厭學的現象,一定要及時了解情況,摸根摸底,并及時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特別是思想上、心情上的疏導。這時可以一邊疏導孩子,一邊結合孩子的班主任,共同擔負起教育孩子,拯救孩子的責任,力爭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去挽回孩子,相信只要方法得當,孩子會很快扭轉過來。
娃兒厭學的表現家長怎么辦
1、家長要以熱情進取的態度影響孩子,讓孩子在愉快的家庭氛圍中學會積極面對。
2、面對孩子流露的消極情緒和異常行為,家長要耐心的傾聽觀察,以便找出問題之所在,且對癥下藥。
3、幫助孩子明確學習目的。讓孩子知道學習是提升能力的過程,考試是檢驗能力的方式。今后想要成材,必須有豐富的積累。多學習一門外語,就為學習知識和人際溝通打開了一扇窗;學習了物理,將會懂得電器的維修,可以自己動手。要創造機會,讓孩子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找到樂趣。
4、要理解孩子。當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尋找解決途徑,制定學習計劃。
10-23 閱讀全文>
面對孩子的厭學,父母要克制住自己的嘮叨,責罵,這樣只能讓孩子對學習和學校產生更大的畏懼和厭惡,往往適得其反。
對厭學的學生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1、尊重孩子
對于不想上學的孩子,家長要給予他們一定的尊重,不一味地責備孩子,要和他們講道理,心平氣和地和他們交談。青春期的孩子即將成年,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產生了“希望被當做一回事”強烈需求。所以身為父母,要懂得小孩的心理,給予他們人格的尊重,給足他們面子,孩子就會心滿意足,從而擁有學習的良好心態。
2、給予孩子應有的鼓勵
孩子在學校里其實學習壓力是很大的,他們的學習是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鼓勵的。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自己壓力就已經很大了,如果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和表揚,常常就會造成破罐子破摔,從而造成他們不想上學,因此作為家長,我們要給予孩子應有的鼓勵。
10-19 閱讀全文>
學生厭學的原因有很多,學習困難,挫敗感太重是厭學的主要因素。總是學不會,對自己喪失信心,否定自己,認為自己學了也還是不會,沒有進步,沒有動力再繼續堅持下去。
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
一、受惡劣的學習環境影響
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科學。要求孩子死記硬背,有的學校搞題海戰術,讓孩子苦不堪言。還有的孩子在學校有可能曾受到過不公正對待,比如受到老師的粗暴批評,別人的無端指責,這些對承受能力弱的孩子打擊是很大的,致使孩子用逃學、厭學來表達對外在世界的一種憤怒。另外,外界誘惑多,抖音小視頻以及各種游戲吸引,也會導致孩子沒有心思學習。
二、受家庭因素的影響
孩子的家庭學習環境不好,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教育各執一詞,或者家庭人際關系冷漠,這些都會讓孩子無心學習。還有的家長害怕孩子會落后于他人,便總拿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經常告訴孩子學習就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孩子考好了就特別開心,考差了就發大火,這些做法也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09-10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