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8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產生嫉妒心理的時候,自己的注意力稍微不在自己家孩子的身上,他們的行為就會變得“異常”,或者同齡人比孩子優秀一點孩子都會嫉妒,那你知道孩子為什么會產生嫉妒情緒嗎?
孩子為什么會產生嫉妒情緒
1.攀比的心理
每個人都會下意識地注意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孩子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孩子注意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并且被拿來和自己攀比認為自己和別人相差很遠時,就會出現嫉妒心作祟的情況。家長應該注意到孩子的心理,切不可讓孩子出現不好的想法。
2.家長的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出現了較強的嫉妒心,應該盡快地尋找解決的辦法,避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同時應該注意引導孩子攀比心理,最好可以和競爭對手做朋友,共同進步共同切磋,這才是最好的狀態。
04-08 閱讀全文>
之前有的家長向我反映自己的女兒老是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情緒比較的低落,嘗試和孩子溝通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父母對于孩子這種情況十分擔心,害怕影響到孩子的健康,那么弄清楚女孩子為什么經常情緒不好的原因,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當務之急。
女孩子為什么經常情緒不好
1、女孩子在思維方式上和男生不同,大多數女孩子心思縝密,遇到事情的時候比較敏感,不像男生大大咧咧,對于外界事物的思考比較的感性,因此孩子情緒不好有可能是因為身邊發生了很多事,沒有和他人溝通憋在自己心里,想要自己思考解決,所以情緒比較的不穩定。
2、女孩子一般發育的比較早,心理上也會更早一些成熟,在情感上可能會出現對男生的愛慕,亦或者是被男生表白感到困擾。對于他人的愛慕喜歡往往出于人類最原始的本能,不受人主觀意識的控制,很容易造成孩子情緒上的波動,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困擾,孩子沒有經歷過類似的事情,缺乏經驗,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辦。
3、有一種特殊情況,隨著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女孩子的生理特征逐漸的明顯,女孩子特有的生理期會給孩子造成身體上的不適,從而引發情緒不好,導致情緒比較的低落。
女孩子情緒不好怎么安慰
09-24 閱讀全文>
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焦躁的情緒不重視,覺得孩子焦躁的情緒來得快去得快,孩子有焦躁的情緒是正常的,但是有一些情緒是非常需要正確引導的,否則會造成孩子的心理問題。今天我們就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焦躁的情緒相關話題吧。
孩子為什么會有焦躁的情緒
1.父母相互之間感情不好
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完全無視孩子的感受。孩子來到這個充滿愛的世界,但在父母爭吵的影響下,會導致孩子出現焦躁、易怒和溝通問題。
2.有些父母常常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他們年輕時未實現的夢想往往寄托在孩子身上。而總是讓孩子得第一,尤其是再學習方面,沒有時間玩耍,根本不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或者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完全無視孩子們的感受。
04-11 閱讀全文>
伴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很多家長發現,原來脾氣溫和的孩子,最近情緒很不穩定,那么青春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是為什么呢?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是為什么:
1.青春期的孩子情感體驗更深刻,但多變而不穩定,認識能力進一步發展,但認識問題有片面性,對人對事有時感到很美好,有時感到很糟糕,興趣好愛好比較廣泛,但容易見異思遷,考試取得好成績往往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容易悲觀,沮喪,失去信心,情緒易激動,感情易沖動。
2.青春期的孩子在觀察和評價身邊的人和事的同時,也開始認識和評價自己變得特別愛站在鏡子前打量自己,還會把自己與電影小說中的主人公做對比遐想,自我評價一般有三種情況過高。
3.處于青春期的孩子,隨著第二性征的發展出現了性意識的萌發,產生了想接近異性的欲望,由于學校環境和社會文化的限制,他們的想法不得不被壓抑,這樣就會常常處于莫名的煩躁和不安之中,從而經受青春期的煩惱,在家里也常會因為這些事情而與家長發生矛盾產生沖突,嚴重的還會離家出走,作為家長要正確的對待和理解他們,和他們多溝通和交流,多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順利的度過這一關鍵時期。
4.家長仍像對待小孩一樣對待青春期的孩子。不少家長對待青春期的孩子,仍然像對待兒童期的孩子一樣,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地當全職保姆。殊不知,孩子在進入青春期以后,自主意識越來越強烈,渴望擁有獨立空間,渴望自己做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希望家長再把他們當成小孩子一樣噓寒問暖。所以,家長越是關心的多,孩子就越覺得反感。
03-28 閱讀全文>
孩子厭學,是因為孩子在學習中找不到樂趣,要找到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內因。如果孩子沒有源自內心的動力和渴望,那外在力量再操碎心也無濟于事。
首先看看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做作業喜歡拖拉,不第一時間養成習慣完成作業,想著先玩,玩累了再做作業。玩的時間想著作業,做作業的時候想著玩,結果哪樣都沒做好。如果長此以往惡性循環,那么學習態度可樣而知。
厭學的原因大概有下列幾種:
沒有正確的學習動機,缺乏學習的心理動力,這一點與在家庭中受到的過分嬌慣有關,對所學的知識內容缺乏興趣,與老師和同學之間均未建立好良好的關系或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對學校有消極的情緒。
缺乏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只愛聽表揚的話,經不起批評和挫折,心理自我安慰能力差,要知道孩子討厭的,并不是學習本身,他們討厭的是那些無法選擇的,乏味的,僵硬的學習過程,以及執意分數為標準的評價體系。
有些孩子是因為挫敗感造成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比較簡單了!鼓勵他多鼓勵他,盡可能的從他的學習過程當中找到優點,然后就表揚他鼓勵他,讓他體會到其中的樂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01-13 閱讀全文>
因為對于孩子來說上學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很多孩子都不愿意上學,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很多孩子就是喜歡在戶外活動,還有一部分孩子就是學習成績跟不上,導致孩子厭學,不喜歡上學,總之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情況來具體對待。
孩子為什么不上學
首先,可能是因為孩子對學校環境或教學內容不感興趣,覺得學校的學習對他們來說沒有意義或者無法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求。
其次,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中遇到了不愉快的經歷,比如受到欺凌、教師對他們的指導方式不合適等,導致他們對學校產生了負面情緒。
另外,家庭環境也可能對孩子不愿去上學產生影響,比如家庭成員之間的沖突、家庭對學習的重視程度等。
此外,孩子的個性特點、學習能力等也可能影響他們對學校的態度。
03-07 閱讀全文>
一方面,過于繁重和枯燥的學業壓力使許多學生感到疲憊和焦慮。另一方面,學生并不能從教育系統中獲得實際和有趣的知識,而是被迫應付大量無聊的考試和功課。此外,缺乏機會去追求興趣愛好,以及教育系統對學生個體差異的缺乏關注,也可能使學生在學校中感到茫然和無助。
現在的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
1、自身學習動機不強
許多孩子升入高年級之后,發現課程變難,一下就喪失了學習的動力,這種情緒出現的直接導致孩子缺乏正確的學習目標。孩子學習被動,對學習感到乏味,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師和家長的壓力,不得不背著書包到學習混日子。
2、受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
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社會文化會產生負面影響,一些內容不健康的電影、錄像、圖書等如果讓小孩子過早的接觸到,孩子沒有自制力很容易沉迷其中,也容易結交社會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耳濡目染,逐漸厭學。
03-07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