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和孩子之間怎樣的溝通方式最有效?平時你和孩子相處的時候,一定要像朋友一樣,小女孩,你要和他像閨蜜,小男孩要像哥們一樣,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先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強硬的去逼孩子做任何事情。平時可以多陪陪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運動,孩子學習的時候你也不要玩手機,也可以看書。
和孩子之間怎樣的溝通方式最有效
1、學會傾聽,且允許孩子發脾氣。學會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假如孩子正為某事在氣頭上要允許他發脾氣。父母不妨先坐好,安靜地看著孩子,全神貫注地傾聽,停下手邊的工作,這等于告訴孩子:你是被我們在意的,我們在認真地聽在注意你所說的感覺或問題。真誠地作出反應,表達父母的真實感受。
2、孩子往往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在與孩子的交流中語調暗含著一種態度,它同談話的內容同樣重要。另外“身體語言”不可忽視,美國人類學家的結論是:所有影響力中,語言占7%,音調占23%,表情及肢體動作各占35%,可見其作為溝通工具的作用。
3、選擇恰當的談話時機,有沖突時也要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生理規律告訴我們,下午5點-7點是生理活動最低點,需要補充營養恢復體力。所以,孩子放學回家時是不易談嚴肅的話題的。晚飯過后,心情逐漸開朗,是比較好的時機。有時沖突也許在所難免,原則是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
4、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是需要父母幫助的,父母給出的指導要越具體越好,解決問題的途徑最好和孩子一起討論確定,討論過程中有些細枝末節的小問題興許就化解掉了。
01-15 閱讀全文>
很多孩子小時候什么都會跟家長說,但長大了以后他卻不說了。這都是因為家長沒有在孩子想說的時候傾聽,怎樣和孩子有效溝通,家長首先應該學會傾聽。
怎樣和孩子有效溝通:
1、和孩子平視
家長不要居高臨下,老是指責孩子你這不對、那不好?,F在國內和國外的少兒節目中,很多主持人都是坐在地上,說話時與孩子平視,讓孩子感覺我們是平等的。所以當家長的也得這樣,要養成一個習慣,牢記家長跟孩子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和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凡是有事的時候家長都要跟孩子商量: “你看咱們這樣行不行?今天我們去這兒成不成?”耳濡目染,孩子也會變成尊重別人的人,養成有事商量的習慣。
02-23 閱讀全文>
首先要跟孩子做朋友,其實好的親子關系,就是你跟孩子是朋友,學會蹲下,跟他平齊,學會冷靜,跟他不要對吵,適當的時候,你也要學會,示弱,不要讓孩子覺得你是一個不通情達理的父母,在沒有犯選擇性錯誤時,盡量不要過于指責他,我們要知道,他雖然是個孩子,但他更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思想,有時候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我覺得當你足夠了解你的孩子時,你跟他直接的溝通,應該不會那么的難啦。
怎樣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呢?
一、溝通的心法是愛與尊重
父母與孩子溝通之前,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父母尊重孩子。
作為家長要從人格上尊重孩子,對孩子就像對其他成年人一樣,比如你面前如果是你的同事,你是不會隨意貶低他,或者給他貼標簽。如果用對待朋友的態度帶著尊重去跟孩子交流,那么孩子就會體驗到自尊。
這里的“愛”不是類似“我為你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的邏輯,也不是“都是為了你好,我才會這樣付出”為借口去綁架孩子的自由意志。
01-20 閱讀全文>
孩子在高中考試中表現不佳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沮喪和失落。作為家長,我們需要關注孩子的情緒,并給予他們支持和鼓勵。我們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他們的成績,找出原因,并幫助他們制定下一步的學習計劃。
高中生沒考好怎樣和孩子溝通
1、對孩子的考試失利表示真誠的理解和同情
家長不要說類似“沒關系,慢慢就好了”這樣蒼白又略帶敷衍的話。而是應該很誠懇地接受孩子的訴苦,不要表現出“小題大做”的意思來,可以說“媽媽/爸爸知道你很難過”“我很能體會你的感受,當年我剛上高中的時候也考得不好”等等這樣能引起孩子共鳴的話。
2、深度交流,反思成長
和孩子一起找出所有丟分的題,一起分析是什么原因導致丟分,以及應該用什么方法才能保證下次不再丟分。如果是知識點沒有掌握導致出錯,那先在書上找到對應的知識點重新學懂,再到試卷上改錯,才能保證以后同樣的題型一次性做對。那對于孩子來說,每一次犯錯也是一次成長的機會。
12-30 閱讀全文>
首先要搞清楚為什么留校,其次搞清楚原因后幫助孩子分析留校存在的原因,克服存在的因素,盡快糾正,走入正常的學習頻道,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也不要讓孩子心里留下陰影,配合老師盡快改正不好的學習慣和存在的問題。
孩子被留校家長怎樣和孩子溝通
如果小孩被留校了,他們可能會感到焦慮、沮喪或者害怕,這是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作為家長,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幫助的建議:
留校是一個不愉快的經歷,但是家長需要保持冷靜和耐心。試著不要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到孩子。盡可能地與孩子進行開放和坦誠的對話,幫助他們理解留校的原因和重要性。
留??赡軙尯⒆痈械嚼Щ?、害怕或沮喪。作為家長,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與孩子一起探討這些問題,并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留校可能是因為孩子沒有遵守學校的規定或程序。作為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理解這些規定和程序,并鼓勵他們遵守這些規定。
12-11 閱讀全文>
父母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時,最忌諱的就是——訓斥或居高臨下的態度。這種不平等的方式,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一種距離感和恐懼感,從而使孩子不敢、不愿和父母溝通。
家長和孩子之間怎么溝通
1、做父母的也應該聽聽孩子的心聲。談話時,我們先聽孩子怎么說,我們先做一個傾聽者,不是一貫的批評者,等孩子說完了,我們再和孩子討論遇到事情該如何處理。
2、要了解孩子成長過程的心里變化,每個階段孩子的大概心里是怎么樣的。然后對癥下藥!不能一出問題馬上拳腳相加。那樣孩子就更不愿和家長溝通了!
3、尊重孩子,不能一味的把他/她當小孩,這里講的不僅僅是尊重他/她這個人,還要尊重他/她的想法。
4、平等的態度。平時和孩子溝通,不是只告訴他/她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做父母的應該樹立平等溝通,平等相處的態度。
08-29 閱讀全文>
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要把他當作大人來看待,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來想問題,與孩子交流時要保持平等,多注意和孩子溝通時的語氣。
叛逆期孩子怎么溝通最有效
1、不要去命令孩子
很多家長在平時生活中都愛去命令孩子。孩子叛逆期階段,自我意識會出現增強,渴望被當作成人對待,所以導致很多孩子不愿意聽從家長的命令。如果家長強迫孩子,就會引發孩子的反感,從而造成叛逆心理。家長在孩子叛逆期可以多以溝通、引導等方式來代替命令,才不會引發孩子的叛逆心理。
2、學會跟孩子做朋友
想跟孩子有效的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把他當孩子,而是學會和他們做朋友。
08-23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