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語言敏感期家長應該怎么做?孩子的“自我語言敏感期”表現方式一般有“悄悄話”和“自言自語”兩種,若家長發現孩子流露出對語言的癡迷時,自己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學會正確的看待。大人本身不能把孩子這一時期的“奇怪”行為看作另類,其次,家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和教育,不能因為孩子的行為“幼稚”或者“無知”就沒有耐心,甚至對孩子發脾氣。若家長采取了一些錯誤的做法可以說不僅會影響孩子語言的發展,甚至對孩子的整個身心危害都是很大的,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對親子關系更是一種挑戰。
孩子語言敏感期家長應該怎么做?
一、多和孩子交流,回應寶寶要及時。
語言敏感期雖然大多是在3-4歲之間出現,但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家長要區分對待。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可能只會說一些短句子、詞組,甚至家長并不明白寶寶在說什么,但這時爸爸媽媽不要嫌孩子煩,要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回應寶寶也要及時。
二、一邊聽一邊練,努力增加孩子的詞匯量。
孩子模仿能力非常強,像“爸爸”、“媽媽”、“吃飯”這些簡單的詞組都是聽會的,所以在這段時間家長可以讓寶寶一邊聽一邊練,比如可以給寶寶講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或者是長一些兒歌,說一些短句子。
重復多次孩子就能在腦海中逐漸形成印象,同時對增加孩子的詞匯量也有幫助。
三、多用疑問句,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為了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用疑問句,比如孩子想要一件東西時,家長就可以問:“為什么喜歡這個?”在父母與孩子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陪伴孩子多讀書,豐富孩子的知識量。
閱讀可以讓孩子更好的了解語言的魅力,同時也可以豐富孩子的知識量。
如果寶寶年紀稍小就可以采用“朗讀”的方式,等寶寶年紀稍微大一些時,家長就可以多陪孩子一起看看書了,在書籍中孩子們能夠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的“厚度”和“深度”。
五、適當帶孩子參加活動。
為了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家長也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演講、辯論類的活動,在實踐中不僅提升了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還能提升寶寶的邏輯思維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