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平時要多關心孩子,如果發現他沉迷玩游戲,應該及早幫助孩子脫離這樣的泥淖,幫助孩子樹立更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因為沒有節制的玩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甚至讓孩子沒有了學習興趣,事情也會惡化的越來越嚴重。
孩子沉迷玩游戲怎么辦
第一、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父母和睦恩愛,善于表達自己的心中想法,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心事。現在孩子個性強,硬著頂,就是不順著你。心有想法和委屈不愿表達、就在網絡虛擬世界里找平衡和存在感了,父母盡量要做到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
第二、多和孩子溝通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充滿好奇的,而現在網絡游戲是充滿吸引力的,加上現在很多父母都是手不離手機的,這樣讓孩子有樣學樣了。而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地禁止的話,孩子反而是更像了解的。就算家長不給孩子購買電腦、手機又如何呢,他們可以去同學家上網、去網吧玩游戲的。
第三、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沉迷玩游戲,那么家長就要利用其他事分散他的注意力,比如給孩子報個感興趣的學習班,減少玩游戲的時間。當他的興趣愛好大于玩游戲時,他就會意識到父母的教導是對的,不應該經常玩游戲,慢慢就對游戲淡忘了。
第四、與孩子約定游戲時間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父母在解決孩子沉迷游戲這個問題上,既不要不管不問,也不要粗暴禁止,應該學會給孩子設立良好的規矩。當孩子完成學業以后或者考試得了好成績,可以去游玩多長時間。如果出現違規的情況,就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雙方都共同遵守,這樣也能夠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
第五、讓孩子主動放棄游戲
游戲設計的本身就是為了讓玩家“沉迷”,因此設置了很多的獎勵機制,比如:做任務可以得游戲裝備,有了裝備就更容易打怪升級,這種模式就吸引了很多孩子繼續玩下去。
家長也可以這么做:準備一個表格,如果孩子能夠一天不玩游戲就貼一張貼紙,等滿20個就可以領取一個獎勵。以此類推,用相似的獎勵制度讓孩子逐漸遠離游戲。
孩子在游戲里花錢怎么教育
首先,立下規則。在孩子玩游戲之前立下規矩,親子一起執行,相互監督。最好說明如果破壞了規則有什么樣的處罰,也可以適當設立獎勵,鼓勵孩子守約講信用。需要注意的是,當孩子開始玩的時候需要計時,明確結束的具體時間。
爸媽到時間要收回手機時,可能會碰到孩子討價還價,這時父母親要謝絕孩子進行討價還價,父母不需要太嚴厲,溫和但是一定要堅定立場。
其次,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如果家庭經濟條件確實不好,讓孩子去體驗一下家長工作的環境,讓他知道父母掙錢省錢的不容易。
然后,多多理解孩子。現在的學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在家庭中沒有玩伴,網絡游戲是通過網絡使人與人連接在一起,往往癡迷游戲的孩子都在現實世界中缺少成就感。而且如果不打游戲就只能選擇學習的話,他很難接受的。
所以現在父母要平時多肯定孩子,在游戲和學習之外,找一些新的選擇給孩子,培養孩子的其他有意義的興趣愛好。
最后,給孩子講清楚利弊關系。孩子沉迷玩游戲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主要還是孩子自控能力弱。而且明辨事物的利弊也還不成熟,拿家里的錢去充值游戲,像這樣的做法是不可行的。如果父母知道孩子有這樣的舉動,需要抓緊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說,他這樣做不好,給他講其中的利弊關系,思想決定一個人的行為。
如何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因為一個孩子的專注力和注意力有提高的話,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會逐漸增強。兩者是先后關系,先有注意力,專注力才有認知能力,一個孩子的注意力提高的話,他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總體模式都會變得有邏輯,有條理,對他的專注力也會有所提高,所以從而提高了他對事物的認知能力。
讓孩子多讀書,多看書。在書中能學到的知識是非常多的,這是父母和其他日常生活所教不了孩子的。當一個人能安靜地讀一本書的時候,那他在那本書得到的價值就會非常的高,會讓他的思想有所改變,從而達到提高認知能力的目的,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所以看書肯定是沒錯的。
要有耐心。不能用大人的思維去評價孩子的行為,因為孩子的世界跟大人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不管他做出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或者是在父母的教導之下,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的時候,父母一定要有耐心的教導孩子。不然不僅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而且還會造成家庭矛盾,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對孩子的認知能力是有影響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