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每個孩子都應該具備適應環境的能力,但對于不同的孩子,有的適應能力就特別的強,無論孩子走到哪,都能和周圍的孩子快速結交朋友,有的孩子卻無法適應新的環境整天哭鬧,那么孩子適應能力差怎么辦呢?
孩子適應能力差怎么辦
1、帶孩子多接觸新環境
有的孩子到了陌生環境中會不知所錯,無法很快融入。對于這樣的孩子,父母要經常帶他們去新環境中,讓孩子去發現新鮮有趣的事物,從而增加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父母要讓孩子多結交新環境中的朋友,讓孩子通過與朋友的友好相處,提高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
父母可以先讓孩子在熟悉的環境里接觸更多的人,等孩子可以順利地和他人交往時,再帶孩子走出家門。當孩子進入新環境感到不適應的時候,父母最好用握住孩子的手、摸孩子的頭等方式鼓勵孩子,使他們在充滿安全感的狀態下適應環境。
2、讓孩子掌握部分主動權
當人們被剝奪了選擇權時往往就會感到無能為力,兒童也不例外。很多時候,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并不是孩子能夠決定的,所以在一個陌生環境里,我們要努力給孩子們更多選擇的機會,讓他能夠主導和掌控一些事情。在新房布置、鄰里問好等事情上,多去征求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創造出自己的“領地”,會使孩子更有歸屬感和積極性。
3、增強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素質的優劣往往決定孩子生活、學習、事業的成敗。家長要盡可能多地創造機會,讓孩子自己去克服心理問題,比如面對新的環境,孩子往往會害怕,家長要讓孩子盡量自己冷靜下來。
孩子適應能力差的表現
1、不敢面對新的環境和人
很多孩子在到達新學校的時候,表現出緊張和抗拒的狀態。他們一般會緊緊跟在父母的身邊,或者是坐在教室的角落里,不愿意與周圍人交流。在父母離去后他們會變得非常情緒化,哭泣則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行為。
2、害怕做出選擇
適應能力差的孩子在遇到事情,需要自己做選擇的時候,因為這樣的孩子不具備良好的判斷能力,對事情總是覺得自己處理不好,總是需要家長的支持和幫助,需要家長為他做好選擇,他只是負責執行罷了。
3、離不開父母
孩子在幼年期時,離不開父母這種表現是經常有的。這時如果新去了一個幼兒園,或者轉到了新的學校,孩子面對不夠適應的陌生環境會更加的想念父母,孩子這個時候安全感不足,希望家長可以時時刻刻地陪在他身邊,給他一種安心感。
適應能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有的孩子適應能力比較強一些,有些孩子適應能力比較弱一些,不過沒關系,只要家長引導得當,培養孩子強大的適應能力完全沒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