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沒有不愛孩子的家長,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例外的家長,這一類的家長也不是不重視自己的孩子,而是因為某些原因不能給孩子滿滿的愛,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冷漠對待了,那么家長對孩子冷漠會怎么樣呢?
對孩子冷漠會怎么樣
1、產生自卑感
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性格不斷自我否定,對原生家庭沒有認同感,也沒有歸屬感,因為長期冷漠對待孩子會自我封閉和自我孤立。有的甚至會為了追求歸屬感,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很難和親近的人建立親密關系,哪怕和自己最親密的父母也很難有親密的關系。
2、變得自我懷疑
每當孩子熱情的去和家長互動的時候,家長總是冷漠的對待,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感,時間久了會自我懷疑,感覺自己不夠好,所以父母才會不喜歡自己,慢慢的孩子的這種積極性被打擊的蕩然無存,隨之而來的就是消極。
3、同樣變得很冷漠
因為孩子從小就很孤獨,得不到足夠的關心與關照,小的時候可能因為天性的原因,會用謊言和調皮搗蛋的方式來刷自己的存在感,騙取父母的關注,孩子小的時候還會用這種方式和你親密接觸,但孩子長大以后就不會再用這種幼稚的方法和你建立親密關系了。
4、不愿意參與社交
被家長冷漠對待的孩子除了不敢表達自己,還有就是不愿意參加社交活動。孩子在集體中沒有足夠的勇氣面對來自他人的眼光和壓力。總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歸其原因還是自己沒有在父母那里獲得認同。
孩子性格的是什么樣子,取決于小的時候父母怎么教育自己。不愿意參加社交的孩子,多半內心不知道如何跟別人相處,也不知道如何面對社交壓力。
怎么才不算對孩子冷漠
1、讓家成為孩子的避風港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失敗,面對這種問題,我們或是多給孩子提供釋放情緒的機會,或是運用共情,讓家真正成為孩子的“避風港”,這樣就能更快地幫助孩子順利渡過難關,有利于促進親子之間關系的和諧。
2、溫柔的堅定
面對孩子的哭鬧也好還是不合理的要求也好,我們都要做到溫柔。尤其是0-6歲是孩子的依戀期,是和諧親子關系以及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爸爸媽媽的愛和家庭的溫暖。
即使是大一點的孩子,家庭關系、親子關系也是影響他們建設自己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們教育孩子的第一原則就是溫柔。但是溫柔不代表妥協,不能退步的,就要堅持。這樣能給孩子足夠的愛,又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爸爸媽媽是有原則的,哭鬧并沒有用。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