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的孩子由于獨生子女較多,被家中長輩寵溺的不成樣子,遇到挫折后也就不能去勇敢面對,常常會站在家長身后,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而且還會影響孩子以后做事的能力,那么當孩子心理抗壓能力差怎么辦呢?
孩子心理抗壓能力差怎么辦
1、幫助樹立獨立意識
孩子缺乏獨立意識會影響信心勇氣和能力,而這些是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根源所在,作為父母,在日常要盡量讓孩子有獨立意識,自己決定以及處理個人事情,不要一味幫助孩子做決定,也不要過多干涉,在能接受的范圍內讓孩子自己處理。
2、對孩子進行表揚教育
孩子的自尊心與被表揚的體驗有很大關系,研究表明:從父母那里得到了更多的表揚而很少聽到消極評價的孩子的自尊心更強;從老師那里獲得表揚經歷多的學生不僅自尊心強,學習熱情也會比較高。
現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表揚都聚焦于結果,在以結果為導向的態度下,孩子會感到如果無法獲得成功,自己就得不到表揚,自己就沒有價值,從而使自尊心減弱。所以,父母不要只重視結果,也要表揚孩子努力的過程和行為。
3、讓孩子學會積極面對
如果想讓抗壓能力差的孩子的心理韌性提升,我們做家長的,首先要認識到負面事件對提升心理韌性的作用,不要什么事情都先替孩子解決了。你幫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抗壓能力可能就會越差。
就像我們經常說,今天不吃學習的苦,明天就要吃生活的苦。只有積極面對壓力和應對壓力,才能提升心理韌性。另外,我們也可以在事情發生之后,跟孩子坐下來,一起分析一下,在這件事情發生的過程中,有什么收獲或者幫助。讓孩子逐漸認識到,挫折或者失敗,不是壞事。
4、提供正向環境
除了科學引導,成長環境帶給孩子的影響也很大,滿足他的基本需要,提供他安全信任有愛的環境,讓他有被愛的感覺,就有安全感,情緒也會比較穩定,也就能避免抗壓能力差的情況出現。
而且孩子透過模仿學習如何面對情緒,如果家長情緒化,孩子也會情緒化,所以父母親本身情緒管理也是相當重要的。
5、讓孩子感到被愛,有歸屬感
孩子在小的時候是沒有過多的自主意識,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只有通過觸碰才能夠認識;間接地意識接觸,對他們似乎并不管用。
也即是說父母要想表達對孩子的愛,就要明明確確地告訴孩子:我愛你。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到被愛,有歸屬感,也就能夠提高其心理抗壓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