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是他們最重要的人生導師,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直接影響著孩子以后的性格形成。如果家長和孩子之間相處的融洽,那么孩子就會開朗活潑;但是很多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導致孩子對家長產生恐懼心理。那么孩子害怕家長應該怎么做呢?
孩子害怕家長應該怎么做
1、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會犯錯誤,當孩子犯錯誤時,并非不可以用“不懲罰”的教育方式,但應該根據孩子的情況實施,要“罰的適度”,“罰的明白”。
如果家長經常嚴厲的懲罰孩子,那么他們就會為掩蓋錯誤尋找理由。所以,作為家長首先要修正自己的教育方式。先引導孩子如實說出自己犯的錯誤,當孩子勇敢承認錯誤時,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然后再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以及避免再犯的方法。
2、創造和諧的家庭氛圍,給孩子安全感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父母的說教,往往不如家長的身教更有效果。父母之間如何對待彼此的錯誤,是孩子學習處理錯誤的一種重要方式。對出現的錯誤勇于承認,如實的陳述事情的經過,對錯誤進行積極的反思和補救。孩子從父母的這種處理方式上學到的是實事求是,是一份責任和擔當。
3、留給孩子一段重新熟悉和接納父母的時間
如今很多家長身不由己,工作時間太忙沒有陪伴孩子的成長,但是現在家長必須做出改變,多抽時間來陪伴孩子接下來的成長,從而讓孩子慢慢接受這種陌生和疏離感。
孩子害怕家長的原因
1、家長總是威脅孩子
有一些家長想讓孩子做一些事情,而孩子不同意的時候,家長就會運用威脅的話來命令孩子。雖然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完成了任務,但也因為家長的威脅,孩子漸漸地產生了害怕父母的情況,不敢和父母長時間相處。
2、家庭環境過于冷漠
家庭環境對于一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長之間的關系比較冷漠,那么這個家庭的環境氛圍也是會過于冷漠,且孩子也會缺少相應的關注。那么孩子對父母就會沒有任何好感,反而記住的都是父母帶給自己的影響,這也就會使孩子對父母充滿了怨恨,或者是對父母產生恐懼的心理。
3、犯錯時總是會批評
孩子總會犯錯,但是一些家長在面對孩子犯錯的行為時,他們更愿意對孩子進行批評和懲罰。那么這些孩子在生活當中總是接受家長的批評,也就會使孩子對父母沒有任何好感,在面對父母的時候,更會因此感到害怕。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