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孩子做事都是“三分鐘熱度”,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其實這都是因為孩子缺乏自律能力,這樣的孩子做事的時候害怕失敗,經常會出現畏難情緒,導致他很難成功,那么作為家長,如果孩子自律能力差怎么辦呢?
孩子自律能力差怎么辦
1、培養孩子自律觀念:在孩子玩耍前,爸媽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
如果孩子不能馬上停止,就需要對孩子適當“懲罰”,可以減少玩的次數或減少下次玩的時間,讓孩子為自己的“違約”付出代價,這樣做孩子才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不自律會受到懲罰,逐步培養起孩子自律的觀念。
2、借助外力監督孩子:家長不可能時刻陪在孩子身邊,而且長時間的監督也會讓孩子心生不滿,覺得父母不相信自己。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與小伙伴一起“組隊”,共同提高自制力。有了小伙伴的加入,孩子自然會變得上進,自制力也會變好。
3、循序漸進,及時表揚: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爸爸媽媽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漸進,切忌操之過急。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內心世界,與孩子之間建起了絕對的信任,以便于樹立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效地增強了父母的教育影響,對于孩子的不良表現,要給予耐心的說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訓斥、壓制。再有,對于孩子表現良好的自律行為,要給與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自律能力差的原因
1、不受關注
現如今大部分家長都有自己的工作,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有繁忙的工作,長期如此勢必會忽略了對孩子的關心。而如果長時間疏于對孩子的照顧的話,就會導致孩子從小缺乏親子交流溝通,因而難以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控制能力。
2、孩子抵擋不了外界任何的誘惑
只要是孩子,他的心性都是不穩定的,外界的很多事物他都會覺得很新奇,然后注意力很快就會被這些事物吸引。想要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我控制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終究只是孩子,心性方面還是比較崇尚“自由”的,所以約束對他們而言是比較難的。既然如此,其實家長也應該理解和包容孩子自制力太弱,畢竟青少年的思想還不夠成熟。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