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作為家庭的未來和希望,很多家長在他們的身上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在生活中給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質生活,但是溺愛型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很多不好的性格和習慣,這對于他的成長和交往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對于這樣的孩子應該怎么教育呢?
溺愛型的孩子該如何進行教育
1、很多家長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孩子在做錯事的時候,父母進行教育,爺爺奶奶卻會幫助孩子找借口……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家庭進行內部溝通,明確孩子教育問題的規則,保證態度一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家口徑一致,不能因為孩子撒嬌就求情。
2、不要給他不一樣的待遇,要與人平等,不要以他為中心,以免讓他覺得自己是中心,容易驕傲。有的時候應該給孩子自己空間。對于孩子的要求不能輕易滿足,給他制造一些障礙,讓他學會珍惜學會吃苦。
3、要拒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孩子在小的時候,往往很任性,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會像大人一樣懂得控制收斂住自己。有時就會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讓家長給自己買這買那,家長如果不給買,他們就大聲哭鬧,有些家長看到后,會嫌煩受不了孩子,索性就滿足了孩子。
4、讓孩子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家長把孩子保護的過好,孩子猶如照在玻璃中的人,對外界情況一無所知。家長要讓孩子參與到日常的生活中,做家務,勞動一樣不可少。這些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也能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能夠做到感知生活的點點滴滴,才會發自內心的熱愛生活。
5、對于溝通的方式,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特點,但是一定要注意有效溝通,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很頑皮,我們應該更加嚴厲一些,如果孩子性格內向,就應該委婉一些。
溺愛型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
第一、大包大攬。很多媽媽嘴上說著:我家孩子一點都不自立,上初中去住宿,連個衣服都不會洗,讓她自己收拾行李都收拾不好。一邊嘴上這樣說,一邊還是為孩子做好一切,你越是舍不得讓孩子自己做,孩子依賴性越強,很多孩子被家長照顧習慣了,不會照顧自己。
第二、家長大驚小怪。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本不怕摔,不怕黑,不怕水……可后來為何膽小了呢?那都是家長大驚小怪造成的!孩子一摔倒,立馬撲上去,摔到哪了,疼不疼,你的表情充滿驚慌。孩子本不哭,被你這一折騰,反而淘淘大哭。
第三、給孩子特殊待遇。一大家圍著孩子轉,眾星捧月,把孩子養成了“小皇帝”,尤其當一家人把孩子圍在中間時,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這種行為對于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過分溺愛孩子的危害
首先被過度寵溺的孩子,由于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
其次孩子被寵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驕橫,由于父母一切讓步,也滿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無理要求,其骨子里就養成他是老大的思想,敢于騎在父母頭上說話做事,性格驕橫目中無人,行為乖張專橫。
然后有的孩子習慣別人付出,工作生活遇到困難不知道反思,總是抱怨公司和別人沒有為自己做到哪些。他們和別人相處,有來無往,不懂感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