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過度的愛對孩子來說是個負擔,甚至會毀了他,讓他無法身心健康成長。當孩子提出要求后,很多家長都會想辦法幫忙解決,不讓他獨立思考,這樣對孩子過于溺愛,會讓他養成驕縱任性的性格,后果很嚴重。
對孩子過于溺愛的后果
后果一:讓孩子不合群。對孩子過于溺愛會讓孩子變得不合群,因為家長過度的溺愛,會讓孩子做事沒有分寸,因為他還小什么都不知道,他的內心是很沉重的。孩子在上學以后,也會按照自己的習慣,去隨心所欲的做任何事情,但是慢慢的孩子就會發現在學校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別人似乎不買賬,還會遭到他人的批評,這會讓孩子變得不合群。
后果二:價值觀混亂。父母過度溺愛孩子會包攬孩子的一切,慢慢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欠我的是應該為我做的,甚至有些孩子變得很自私,他只會接受別人的,而不懂得付出。而且也會給孩子養成自私自大的心理,完全不會為別人著想。價值觀混亂價值觀扭曲,這樣的孩子走向社會之后也會被社會淘汰,甚至被社會教訓。
后果三:變得自私自利。由于孩子長期被父母的溺愛所包圍,根本不知道為人著想,不會將心比心,不會站在他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自私又自利。自私之人的事業必定遲早會失敗,感情生活也一樣。所以孩子可以學習不夠好,或者不夠聰明,但絕對不能過于自私自利,否則將來后果難以設想。
后果四:沒有敬畏意識。如果孩子不加以嚴格的管教,那么他們會認為自己做什么都是對的。家長能允許的也是別人能允許的,孩子的思想觀念里就不會對任何事有敬畏意識,缺少的敬畏之心的孩子,長大了會做出過格的事而不自知,這樣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是很容易走向錯誤的道路。
父母如何不對孩子溺愛
1、不遷就,不隨意滿足愿望。對于孩子的要求適當拒絕,有了第一個玩具后,教給孩子懂得珍惜,不能喜新厭舊,喜歡的東西有很多,美好的東西也有很多。家長要教給孩子有一顆欣賞美的心才是至關重要的,說不買就是不買,答應了孩子就一定要做到,不能給孩子抱有僥幸心理的機會。
2、嘗試學會放開。就像鳥兒終會飛向藍天,孩子也會獨自一人面對生活,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期末考試,跟同桌因為一塊橡皮而吵架。此時家長也要放開孩子,給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讓他學會成長,這才是愛的正確方式,而不是家長出面為孩子擋下一切。
3、不過度夸贊。孩子都是有虛榮心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夸贊也是應該的,鼓勵孩子充滿自信,積極的面對生活。但是父母一定要記得對孩子過于溺愛會讓他自負,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父母當然是疼愛自家孩子的,可是除了親人之外,別人不會如父母待他那般寬容,讓孩子懂得“所有的愛”并不是理所應當的。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辦
表揚要適當。現在的孩子有點小成就,父母就會格外表揚,大部分孩子是在充滿贊揚的環境中成長。甚至有些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也會因為心疼而護短,卻不知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任性、虛榮以及自我為中心等性格,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沒辦法面對困難和挫折。
幫助孩子克服管理情緒。讓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并且管理好能得到穩定,并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父母在平時要避免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孩子,言傳身教能讓孩子控制自己情緒,在生氣焦慮時不會失控。
有意識的提高心理鍛煉。心理和身體一樣,需要通過鍛煉才能促進發育,在孩子心理方面受挫教育也很重要。當孩子在失敗時要給予鼓勵,但在他遇到困難時要讓他們積極面對,才能在未來承受挫折時不會被打敗。
引導孩子做事情有始有終。很多家長給孩子報特長班,有的特長班孩子并不感興趣,反而讓他不想學。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并告訴孩子既然選了這個課程必須要從頭上到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從頭到尾做完一件事情后,家長要給予孩子表揚。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