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落落大方,但是有時候孩子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退縮,遇到一點小事就猶豫不決,甚至有的時候還特別的依賴家長,常常遇到問題自己不能夠解決。
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有些什么表現
遇到事情總喜歡往后退:自信的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思考怎樣解決問題,而不會一遇到問題就覺得自己解決不了,然后輕言放棄。而自卑的孩子在遇到事情時,第一反應是退縮,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總把錯誤怪罪到自己身上:不自信的孩子因為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所以一旦遇到什么不太好的事情就喜歡把錯誤歸咎到自己身上,盡管他們不說,還是會內心自責。有句話這么說來著,對于一個不自信的人,你給他100句夸贊,然后再給一句批評就能輕易地抵消掉前面的夸贊。
和小伙伴在一起不主動把握話語權:不自信的孩子在人群中大多都是傾聽者,他們不太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也不太希望引人注目,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那么的光彩奪目,擔心說錯話或者做錯事會惹來大家的嘲笑。
孩子缺乏自信的危害
1、對孩子個性心理品質的影響
不自信是一個人的性格缺陷,它將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于不自信的心理狀態,必將定格為個性心理特征的一部分,最終形成自卑和孤僻的性格,進而對智力發展、情緒、語言交流等方面產生障礙,成為問題兒童。
2、嚴重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抑制能力的發展
不自信的孩子由于“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的作祟,對結交朋友或興趣索然,或不敢結交,甚至視為“洪水猛獸”;而且由于過度怕羞,從來不愿也不敢拋頭露面。因此不自信孩子的交際能力十分缺乏,在學校、家庭、社會中交往的面十分狹小,對別人的內心世界、人際關系也知之甚少。并由于囿于個人的小圈子,脫離所生活的環境,因此,孩子的各種能力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的抑制。
3、導致孩子的心理品質反常性
不自信的孩子常常注意力難以集中,經常疑神疑鬼,對他人的評論十分敏感,對批評耿耿于懷,難以接受。貶低、妒忌他人。他們還常常自暴自棄,經常處于郁悶、乖僻、過度敏感的心境。
怎么讓孩子變得自信
1、安慰鼓勵
當孩子因為性格氣質原因,碰到挫折困難灰心喪氣時,父母能有意識地調節孩子的情緒,及時安撫,進行疏導,孩子的性格氣質也會慢慢地轉變。
2、和諧的家庭環境
父母應給孩子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耐心對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麻煩,當孩子碰到挫折和困難時,給孩子鼓勵和信任,相信風雨過后是彩虹,重塑孩子的自信心。
3、鼓勵肯定
孩子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每個人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發揚長處,彌補短板,鼓勵肯定孩子,讓優點發揮到極致,成為孩子的閃光點,有了自信孩子就成功了一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