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其實對于一年級的孩子而言,自控力差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所以家長不要急著罵孩子,要靜下心來和孩子去進行溝通,并幫助孩子約束自己的行為,改掉自控力不好的習慣。
一年級孩子自控力怎么培養
1、通過其他的力量來引導孩子。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家長,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時,不知不覺孩子就從父母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所以,很多時候家長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做好榜樣。要教會孩子自控,首先要向孩子展示自控,生活中孩子最容易模仿的對象是父母,父母的自控力會直接影響到孩子自控力的形成。
2、與孩子交流的方法要適當。當父母友好而適當的與孩子交流時,不僅能讓孩子好好聽話,還能讓幫助孩子學習處理周圍事物,幫助孩子解決沖突,讓孩子學會自控與合作。父母看到孩子的優點要及時鼓勵表揚孩子,讓孩子更加積極。父母看到孩子的缺點也要及時糾正孩子的缺點。
3、鍛煉孩子的意志力。讓孩子學習一些娛樂益智類興趣愛好。比如:下棋、畫畫等,讓孩子經過學習這些幫助孩子克服困難,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和耐心。
孩子自控力差和家庭環境有關嗎
家庭環境是造成自控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的放縱和嬌生慣養是造成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之一。這樣的家庭環境培養出來的孩子一般比較晚熟,習慣坐享其成,也潛移默化培養了孩子的“心想事成”的欲望。
一路順境下成長的孩子,生活中很少得到鍛煉,沒有為什么事費過心,傷過腦筋。行事上缺乏主動性,一般都會被安排,或者由著性子來。就會造成學習上,玩著學,學了玩,隨心所欲,時間長了不好管控自己。
外部誘惑是造成自控能力差的誘因。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我們生活環境的周圍,到處充滿著誘惑。大人尚且不能自制,更別說孩子了。
一年級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自身缺乏自制力,脾氣暴躁
一些父母本身脾氣就比較火爆,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寶寶自然也就會變得缺乏耐心、浮躁、脾氣暴躁。父母的言行舉止在寶寶的成長學習過程起著榜樣的作用。如果爸爸媽媽總是因為小事而發牢騷,或者因為孩子做錯事就大發脾氣,大聲呵責,或者家庭氣氛緊張,父母經常吵架,孩子的長期缺乏安全感,同時缺乏父母的引導,孩子很難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2、父母疏于照顧,缺乏親子溝通
孩子的自制力要依靠父母日常生活的引導與教育,如果父母對于孩子只是采取無所謂的態度,對于孩子不守規則的行為放任自流,缺乏親子溝通,孩子很難形成良好的控制力。
3、家長的教育理念方式不一致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老一輩的教育觀念也和年輕一輩的父母很不相同,其實對于教育孩子,原則只需要一套就行,而且要貫徹堅持。
首先應該通過溝通達成一致,在教育孩子時不要通過強制手段訂立規矩,應該是要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孩子創造好條件,通過和孩子商量溝通訂立一個人人都遵守的“家庭守則”,家長為孩子樹立行為榜樣的同時也讓孩子自覺、自愿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