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對孩子的學習教育上,最難處理的是孩子的厭學問題,當孩子出現不想上學的心理時,可能家長和老師的話他都聽不進去,就算強迫他上學了,學習效率也會很低。那么家長該怎么處理呢?
面對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父母要真正尊重和接納自己的孩子。家長需要承認孩子不想上學,內心一定有難言之隱,并真誠地表達看到了孩子內心的苦楚,希望能和孩子一起來分擔。
2、幫助孩子找到原因。孩子不想上學的背后,到底是對什么事情不滿或者在什么事情上需要幫助,內心有什么需求,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到原因并看清自己,這樣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和方法。
3、了解孩子的想法。家長可通過共情,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以此來了解孩子內心的糾結和矛盾,并無條件地接納,家長不要指責,埋怨,更不能打罵,而后幫助孩子一起看清他自己的情緒,讓他領悟到自己的沖動和不成熟。
4、多鼓勵孩子。在家長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后,一定要給孩子一些鼓勵。因為孩子的年紀還比較小,如果不上學的話,那么等到出社會之后,也不知道要讓孩子做什么,所以家長要鼓勵孩子去上學。比如,經常對孩子說,“你是最棒的,一定可以做的更好”等等。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學業跟不上,有畏難情緒
這些學生可能一開始并不厭學,甚至還很有沖勁。但是由于學習方法不對,或者學習習慣不好,或者學習難度增加,逐漸得不到一個良好的學習結果,那么他們就認為學習是一個負擔,是有難度的事情,是有挫敗感的事情,是沒有樂趣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孩子不想上學。
2、抗拒學習環境,人際交往困難
人生避免不了社交。當孩子們踏入校門第一天起,就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社交。但是每個孩子的性格是不同的,當有些孩子遇到一些社交困難,又不知道如何化解的時候,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上學體驗,因此會引發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
3、抗挫力較弱,缺乏解決面對能力
現在很多孩子非常敏感脆弱,最聽不得批評,也不愛道歉,大人的一句批評,就可以讓孩子特別敏感,甚至發脾氣、使小性子,一味地讓周圍的人包容他。這樣的孩子在校園生活中注定是會遇到挫折的。老師的批評、同學的評價、沒有達到預期結果,等等,都會造成孩子心理的抵抗。
如何提升孩子上學的積極性
一、建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更加積極地學習。家長需要理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需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學習方式和興趣愛好,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來制定相應的教育計劃。最后,家長需要注重家庭氛圍的建立,讓孩子在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二、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習積極性的前提。家長需要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定時定量的學習、有規律的作息、積極參加課堂和課外活動等。此外,家長還需要關注孩子的飲食和睡眠,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良好,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提供適當的學習資源
適當的學習資源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家長可以為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如好書、優秀的教育軟件、教育游戲等。同時,家長還需要關注孩子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及時調整教育資源的使用情況,讓孩子更加有效地學習,這樣能有效避免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