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跨區考顧名思義就是學籍和戶籍分離,而最終選擇回戶籍地參加中考的考生,凡是在學籍所在地參加中考的學生不能算做是跨區考生。上海中考選區就是屬于的跨區考,其實這個選擇,是帶有一定的博弈成分,因為具有很多不確定性。
上海中考只能考本區的高中嗎
上海中考考高中不是只能考本區的,既可以考本科,也可以考外區。
雖然說中考是以戶籍或者學籍,但高中是全上海跨區考的,有些好的學校是有自招名額,可以登錄學校網站報名,學校會篩選選擇筆試和面試。孩子成績通過的話,在報志愿的時候填報所對應的學校,只要過了最低分數線就可以。
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試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志愿填報,而志愿填報里是有三個項目的,一個是零志愿,一個是平行志愿,在零志愿里我們是可以填外區的,這個可以填學生心目當中比較理想的學校。
如何決策要不要跨區考
跨區考本質邏輯是以自己的中考分數為基準,然后再對你想跨區的區,比較兩個區目標高中的招生計劃,分數線等等。來看看在哪個區你能進的高中收益是最大的。
但是由于目前選區時間過早,如果你的定位如果不準,那么風險也是越大,有的時候也不一定是好事。
這里要提醒大家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攻守兼備。因為很多人決策考去考,會認為自己是贏家,一定會有收益,不考慮輸的后果。但實際上跨區考是博弈,過往也有很多失敗案例體現。
攻,就是沖刺志愿,比如定位四校,但是所在區過往四校給的招生名額不多,另一個區整體名額比較多,比如浦東的區四校投放名額一般比較多,因為浦東區的中考人數占了接近全市1/4。
其實各區教育資源確實不一樣,四校、八校、市重點、區重點及普高的門檻分也不一樣,想做出合理的決定沒那么容易,其實也是很大風險的,畢竟3年高中后的情況沒辦法預知。
合理的決策前提是對自己孩子的定位判斷,判斷越準,決策越容易,而這個判斷往往不夠準的,再加上現在校方公布的定位信息越來越少,真的很考驗家長。
所以,良好的思考角度就要各區之間的比較需要多維度。需要看自己孩子的定位,需要規劃一下高中的學習生活便利條件,通盤考慮,一定結合自己孩子情況。
整體導向就是:能名額到校那就不要跨區,成績如果達不到到校區間,那就看該區區重點的層次差距大不大,門檻分高不高。把糾結區的中考數據拿出來看看,細化比較一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