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有時候有點厭學是正常的。作為家長首先理解孩子、并接納孩子的感受;并告訴他爸媽也有過這樣的感受。其次和孩子做朋友,了解孩子學習中的困難,找到問題所在,潤物細無聲的和孩子一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幫助他找到自信。
小學生不上學怎么辦
1、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愛學習,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家長別沉迷于麻將、電視,孩子在家里學習的時候,家長可在旁邊練練字、讀讀書、鉆研下業務知識。家長愛閱讀,孩子也往往養成了閱讀習慣,家長愛學習,孩子也往往有學習興趣。每天,家長還可孩子交流,問今天孩子學到了什么,有什么體會,談談自己在閱讀什么書,有什么收獲。從而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
2、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鼓勵孩子和好學、上進的孩子交朋友。創造條件讓孩子接觸些優秀的成年人和小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贊賞孩子的進步,讓孩子多些成就感。在孩子取得進步哪怕是微小進步時,熱情洋溢地給予他鼓勵。要和學校老師溝通,請他們在孩子取得進步時,表揚孩子,讓孩子嘗到學習的甜頭。
4、管理好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多少成年人都抵擋不住網絡的誘惑,何況孩子。孩子最好別配智能手機,在電腦上玩游戲也要限時,形成規矩。
小學生會出現哪些厭學的表現
1、缺乏學習興趣,產生畏難情緒
從來不主動學習,不愛識字,更不愛做題,缺乏學習興趣。缺乏學習興趣,產生畏難情緒。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做一些訓練,孩子就會想辦法找理由推辭,或者找別的事情去做,例如打游戲,看動畫片,甚至直接拒絕。
2、不愛寫作業
有些孩子一寫作業就開始揉眼搓臉,哈欠連天,再不就光喊累,就算是迫于家長的壓力堅持下來,也會磨磨蹭蹭,半天寫不完作業。即使孩子勉強寫完作業,也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有時干脆說自己不會,不想寫。
3、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愛聽講
孩子一上課就犯困,再不然就是上課時間總想出去玩,看似認真聽課,實則“身在曹營心在漢”,心早不知道飄到哪里去了。有時候甚至會搞小動作說悄悄話,老師在上面講,孩子在下面講。
4、不想上學
討厭上學,對上學有抵觸行為。每天找理由不去上學,例如“我肚子疼”、“我發燒了”,有些孩子甚至還會出現遲到、早退等違反紀律的行為出現。
如何讓小學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孩子的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旺盛的年齡段,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心。因此,家長應該盡可能地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例如,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游戲、音樂等方式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知識。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并督促他們認真執行。同時,還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靈活調整學習計劃,讓孩子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知識的基礎階段,家長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通過鼓勵孩子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讓孩子參與學習小組、討論交流等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合作學習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