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不想努力只想躺平,并不是天生的,家長一定要有信心去引導和教育孩子,培養(yǎng)起了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就明白自己該干什么,就會有上進心,為此,家長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應該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更細的關心。
孩子不想努力只想躺平怎么辦
1、家長樹立好榜樣
孩子有很強的模仿能力,也很容易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受到影響。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做事就是拖泥帶水,上班也不積極上進,一副混日子的樣子。那么孩子很可能也會一敷衍的態(tài)度對待學習。
2、鼓勵孩子多行動
在孩子有決心去做事時,鼓勵孩子他能做到的。在其遇到困難的時候,多為他加油打氣,而不是諷刺看輕。讓孩子感覺被期待,被信任,被認可,孩子就更有動力的積極進取。
3、讓孩子把玩和學結合起來
孩子有時候缺乏上進心,其實是意識到了學習的枯燥性,的確學習存在一定的枯燥性。所以如果不想讓孩子在學習時感到無聊,那么家長對于孩子所學的知識就要有一定的了解。盡量在生活中,幫助孩子更加形象的運用這些知識。
孩子為什么會選擇躺平
習慣了呆在舒適區(qū)
其實現(xiàn)在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xiàn)懶惰、不思進取的情況,大多是因為家長給了孩子太過舒適的環(huán)境。讓孩子忽略掉了需要自己努力爭取的部分,只想呆在舒適圈里享受安逸的生活,但是顯然這對于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是不利的。
尤其是沒有經(jīng)歷過挫折的孩子,是很難塑造堅強的性格的。只想一味的享受著父母給予的舒適和安逸,自然就形成了不思進取的性格。
家長過多的責備會讓孩子沒有自信心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犯錯,這個時候會有很多家長采用偏激的方式對待孩子。他們以為是自己的方式造成了孩子的自主性過多,讓孩子變得安于現(xiàn)狀了。所以總是想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希望孩子能在壓力中成長。
但實際上,家長過多的責備孩子,往往會造成孩子失去自信心,導致不敢嘗試新事物,也就不會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去努力,逐漸的也就形成了懶惰的性格。
沒有時間觀念
除了生活中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孩子自己對于時間觀念的薄弱,也是造成孩子自律性差、不思進取的原因。如果孩子從小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時間觀念,自然做什么事都容易拖沓,就會顯得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比較差。
現(xiàn)在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做事慢,就會代替孩子完成,其實這樣的包辦代替也會造成孩子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怎么才能激發(fā)孩子的上進心
1、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上進的家庭氛圍。家長期望孩子積極、努力上進,而自己卻做不到,這對孩子來說就是句空話。我們說身教重于言教,就是這個道理。如果孩子在寫作業(yè),家長卻在追劇、刷小視頻,孩子是很難接受到積極上進的信號。家長要去努力用行動改變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你比好了,孩子自然追隨。
2、善于利用書籍引導孩子。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看些名人傳記類的書籍,讓孩子知道別人是怎么努力上進的,適當?shù)臅r候可以和孩子討論這些名人,這時候把家長的觀點傳達給孩子,孩子更容易接受。甚至可以利用孩子對某個人物的崇拜,把這個人怎么努力的事跡告訴孩子或者讓孩子自己去閱讀,更能發(fā)揮這樣的作用。
3、不吝惜對孩子的表揚。有些家長擔心表揚孩子,會容易讓孩子驕傲,往往通過批評來鞭笞孩子,認為這會促進孩子取得更大的進步。但這樣做往往是適得其反的。教育學、心理學中有個非常有名的實驗叫羅森塔爾實驗,驗證了如果家長經(jīng)常鼓勵孩子、表揚孩子,對孩子提出美好的期望,孩子真的會變得越來越好!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這就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尤其是兒童,傳遞出積極的期望給他,他就會很快朝這個期望進步,發(fā)展得更好。
4、關注孩子的朋友圈。九歲的孩子應該有一些固定的玩伴了,你可以觀察下孩子玩伴的情況,有沒有特別積極上進、努力的,可以引導孩子向他學習,但這時候千萬注意,不要去比較孩子,而是要引導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去學習別人的優(yōu)點。如果孩子身邊沒有這樣的伙伴,那你可以帶孩子多和一些積極上進孩子來往,潛移默化的去改變孩子。
5、重視和孩子的交流,家長也要積極和學校聯(lián)系,了解孩子學校的情況。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我們才能更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