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離家出走說明孩子有嚴重的叛逆心理,首先我們先找到孩子,外面的社會十分復雜,充滿了誘惑一不小心就會使孩子誤入歧途造成嚴重的后果。找到孩子之后我們要嘗試和孩子進行溝通,在溝通時保證盡量不刺激孩子。
面對離家出走的孩子要如何教育
1、找回孩子予以關心
家長需要聯合親朋好友的力量去孩子常去的學校、公園等地方尋找,并且也可以向警方求助,借助專業力量找到孩子。在找到孩子后,家長不必急著教育,而應該要對孩子表達關心,撫慰孩子擔驚受怕的心靈。
2、引導孩子理性處理問題
很多孩子喜歡用發脾氣、離家出走的方法來處理問題,想要逼迫父母妥協,但這樣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家長需要去教育孩子遇到問題,靠離家出走的方式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只是會徒增風險,應該要學會保持理性,運用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3、堅守教育原則
在找回孩子后,家長不能出于心疼孩子或害怕孩子再發生離家出走的心理,而選擇放棄自己的教育原則,對孩子不施以教訓。這樣只會讓孩子吃到甜頭,縱容孩子以后再次以離家出走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家長還是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對觸犯了底線的孩子進行耐心的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孩子為什么會離家出走
孩子選擇離家出走的原因可能會很多,但大多集中在對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溝通模式上。在現實生活中,以下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1、打罵孩子,一些家長,教育孩子簡單生硬,尤其看不得小男孩淘氣,一旦孩子有點小錯,動不動就拳腳相加,破口大罵,吹胡瞪眼,粗暴野蠻,使得孩子難以承受,只有離家出走暫時回避。
2、體罰孩子,當孩子犯了錯誤時,一些家長便想出了體罰孩子的一些“家法”,有的罰站,有的面壁,有的禁食,有的掌嘴,有的擊掌,千方百計的體罰孩子,從而使孩子的心靈遭受到巨大創傷。
3、嘮叨孩子,一些家長當看不慣孩子的時候,總是不停地磨嘰,嘮嘮叨叨的磨嘰,促使孩子心生煩感,難以承受。
4、比較孩子,在家長眼里總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孩子做比較,總說人家孩子比你好,比來比去終究成為高不可攀,反而消弱了自己孩子的意志,傷害了孩子的自尊,還有可能促使孩子破罐破摔。
5、惡言惡語中傷孩子,一些家長看到孩子的過錯,或聽到一些閑言碎語,尤其是中學生異性交往中的閑話,自身就無名火起,什么難聽就說什么,極大的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6、過度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一些家長以孩子的學習分數論成敗、論英雄,越是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越多,無形中造成了孩子的心理壓力大于他人。
家長如何避免孩子離家出走
1、建立明確的命名和標識:為你的孩子穿上帶有名字和聯系方式的衣服或佩戴身份證明,例如學生證、身份證等。同時,在孩子的身上噴上安全噴霧或者貼上安全貼紙,這些可以幫助他人識別孩子的身份信息。
2、熟悉周邊環境:帶著孩子到公園、商場、圖書館等人員聚集的地方,并熟悉周邊的環境和地形。同時,告訴孩子在發生意外情況時應該去哪里尋找家長或者警察等權威人士尋求幫助。
3、遵守交通規則: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規則,例如不要隨意奔跑、亂穿馬路等行為。另外,告訴孩子如果遇到危險情況應該盡快尋求幫助或者打電話給家長或者警察等權威人士求助。
4、不讓孩子獨處:不要讓孩子獨自在戶外玩耍,特別是在人員復雜的區域。如果必須讓孩子獨處,應該選擇人煙稀少的地方并且告訴孩子不要離開指定地點。
5、定期進行活動:和教育孩子們定期進行戶外活動、爬山、郊游等活動,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