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孩子產生了厭學心理千萬不要一味責備,現在的孩子逆反心理都比較強,這個時候作為家長老師的我們,就應該仔細詢問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緒,再告訴孩子讀書的好處,這個社會對讀書的優勢,強硬結合,這樣才有一定效果,一味責備是行不通的。
12招妙計讓孩子不厭學
1、合理規劃學習時間:避免讓孩子長時間做作業,適當休息,保持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2、發現并放大優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家長要善于發現并放大這些優點,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3、不急功近利: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家長應該避免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節奏。
4、創造良好環境: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整潔、有利于學習的環境,減少外界干擾,提高學習效率。
5、激發學習興趣:將學習與孩子的興趣愛好相結合,通過游戲、實驗等方式,讓學習變得更有趣。
6、鼓勵全力以赴:適當刺激孩子,讓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學習中,增強學習的動力。
7、正話反說:在適當的時候,用反向的話語來激勵孩子,讓孩子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8、改變學習環境:經常變換學習環境,避免孩子對單一環境產生厭倦。
9、制定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培養時間管理和自我約束的能力。
10、擅長的先做:先讓孩子做自己擅長的功課,增強他們的成就感,逐步提升學習興趣。
11、自主決定:讓孩子自己抽簽決定學習的內容或方式,培養他們的自主性和決
12、尊重老師:避免在孩子面前評價老師,尊重老師的權威,有助于維護孩子的學習態度。家長在幫助孩子應對厭學問題時,深入了解原因:與孩子進行深入的溝通,了解厭學的具體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關注孩子的感受: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創造一個溫馨、無壓力的溝通環境。
孩子的厭學情緒是如何產生的
1、孩子的自我價值認同受損
對于厭學的孩子來說,他們往往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成績感到沮喪和自卑。他們可能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無法達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這使得他們逐漸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學好,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價值。這種自我認同受損的心理狀態進一步加重了他們對學習的厭惡情緒。
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我們可以與他們進行深入的交流。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提供精神支持和積極的情感表達空間。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自我價值觀,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
2、學業壓力過大
學業壓力是許多孩子厭學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當前教育體制下,各種考試和競爭是常態化的存在。
家長和學校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較高的期望,這給孩子帶來了沉重的心理負擔。他們可能面臨著艱巨的學習任務、長時間的課外補習和大量的作業,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為了緩解孩子的學業壓力,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注重培養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也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競爭,不將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培養他們全面發展的意識。
3、缺乏學習動機
厭學的孩子往往缺乏學習的內在動機,他們無法真正體驗到學習的價值和意義。他們可能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讀書的目的和方向。這使得學習變得毫無意義和乏味,他們很難主動投入到學習中。
對于缺乏學習動機的孩子,家長可以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意義。與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并給予他們適當的激勵和獎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潛力,引導他們發展自己的特長領域。
青春期孩子厭學怎么教育
1、給孩子的學習規劃一個方案,制定一個每天容易完成的目標。如果孩子完成目標,要給予夸獎和表揚。如果孩子的基礎比較差,家長也不可以發火或者埋怨,要耐心的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幫助孩子成長。另外,家長給孩子的期望也不要定得太高,否則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最終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2、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過高的期望往往適得其反,揠苗助長最終會讓父母和孩子受到傷害。
3、幫孩子減輕學習壓力。要幫助孩子減輕壓力,一方面要告訴孩子高考前有幾輪全面復習,即便現在的考試成績不夠理想,經過幾輪復習以后也能得到穩步提升;
另一方面要告訴孩子高考成績并不能完全決定個人命運,即便高考成績不夠理想,只要慎重選擇大學和專業,珍惜大學時光,同樣可以有美好的未來,這樣做就能幫助孩子放下心中的包袱,輕松應對學習上的各種挑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