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厭學孩子的表現非常多,并不是只有四種。主要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
厭學孩子的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
厭學孩子的四種表現:
1、學習興趣不濃,缺乏長遠動機。
厭學孩子大多數學習成績不佳,對學習感到乏味,學習缺少主動性,窮于應付學習任務,感到學習是一種苦差事,簡直是活受罪,但是迫于老師、家長的壓力,不得不每天背著書包到學校混日子,只求完成義務教育初中畢業,或只打算考技校、職高,希望早日參加工作,缺乏長遠的奮斗目標。
2、信心不足,自暴自棄。
厭學孩子由于學習成績差而產生自卑感,加上外界壓力,如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同學們的恥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一談起學習就心煩意亂、苦悶、焦躁、頭痛,一進教室就情緒低落,對考試抱著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3、圖眼前實惠,需要層次低。
由于家庭的負面影響,厭學孩子貪圖眼前實惠,需要層次低,錯誤地認為只要有錢就有一切,能撈錢就是有能耐,有了錢可以吃得好,穿得好。因此,從小就一心想撈大錢,有了錢就吃、穿、玩。對于如何發展自己、完善自己考慮很少。
4、意志薄弱,克服困難毅力差。
厭學孩子有過強的依賴心理,學習上不愿意獨立思考,一旦失去輔導成績便一落千丈,一遇到難題,就叫苦不迭,整天沒精打采,灰心喪氣,意志消沉,悲觀失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