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孩子是因為在家里被家長溺愛,但是當孩子在上幼兒是時,就要獨自面對其他的小朋友,這時可能就會顯得很不合群,因為外面的小朋友也不會讓著他,慢慢地孩子就會變得不愛說話,那么當小孩子在幼兒園不說話怎么辦呢?
小孩子在幼兒園不說話怎么辦
1、隨時給孩子刺激
有些父母因本身講話具有腔調,而猶豫是否該對孩子說話,以致造成孩子上幼兒園說話能力還有所遲緩。殊不知,語言的刺激比正確發音更重要。特別是在帶孩子四處走認物時,切記用具體的行動恰當地表達語言。
如告訴孩子:“這是小貓。快叫貓咪!”、“這是紅花,這是綠草”、或“寶寶餓了嗎?我們回家吃飯吧!”等等。
2、增加孩子與小伙伴單獨相處的機會
孩子可能是面對幼兒園的集體環境,人多的壓力下選擇不說話,但若是在熟悉的環境,并且人比較少的情況下,他的壓力就會小很多。因此,父母可以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與某一個小伙伴多多相處,以此增加幼兒園集體環境對他的親和力。
就比如放學的時候,有意安排孩子跟他的小伙伴一起回家;節假日兩家大人帶著孩子結伴出游,或者邀請老師到自己家來做客等,這些都將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社會交往的安全感,而有了這些安全感,孩子不說話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孩子處于正常過渡期
所有的孩子最初都會不太適應幼兒園,但根據個體差異適應期長短不一,不說話的孩子就有可能是慢的。他只是在安靜的觀察周圍或者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安全區,直到他確認自己是在安全環境中,才會把自己從安靜的保護罩里面出來,才會逐漸與幼兒園的小伙伴進行交流。
4、增強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
一般來說,在家活潑的孩子到了幼兒園不說話,是因為適應能力不行,一旦有人在一起相處分寸就會掌握不好,還很容易被人嘲笑拒絕,然后因此感到受挫,可能就會逐漸變得不愛說話了。
這時候,父母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幫助孩子,比如父母可以讓孩子選擇刷牙、洗臉、洗菜,都是有利于增加孩子的適應能力的,有效的能夠幫助孩子提高交往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