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
孩子上課不敢發(fā)言如何引導?和老師多溝通,看一下孩子上課不敢發(fā)言是因為什么原因,對孩子要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不要只憑自己的主觀感覺。
孩子上課不敢發(fā)言如何引導?
一、在家讓孩子多說,大人只需傾聽即可。這樣也是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每次小孩放學回來分享學校的事情的時候,家長要很專注的去聽他把話說完,并站在他的角度上一起分析問題。比如孩子說很喜歡上語文課,是因為語文老師講課生動風趣,時常會講一些課外知識,然后讓孩子把聽到的小故事與家長分享。
二、每天問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一點點去鼓勵他,引導他,并給予信心。
三、鼓勵他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把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說出來,只有說出來了才知道是對還是錯,即使答錯了也沒關系,因為你的這種不怕出錯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值得讓人驕傲!
四、家長還應該多帶孩子認識新朋友,帶孩子外出游歷,眼界寬了,自然也沒有弱小的藏身之處了。創(chuàng)造條件,邀請孩子的小伙伴來家里做客,讓孩子多一點的小朋友交往,互相熟悉和玩耍,使孩子入學時不至于感到孤獨。讓孩子多和小朋友交往,還可以和稍大一些的朋友玩,以獲得更多的知識。
02-21 閱讀全文>
孩子上課不聽講已經(jīng)不是個例了,解決孩子這一問題的方法也不再是少數(shù)了,但是有些方法往往是紙上談兵,真正用到孩子身上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可行性并不大。所以今天我們 就來說一說使用的方法,來解決孩子上課不聽講如何引導的問題。
孩子上課不聽講如何引導
1.創(chuàng)造一個專注的環(huán)境
將孩子的書桌移到房間,并準備一盞臺燈,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不受干擾的環(huán)境來學習。不要把它放在客廳里。客廳里人很多,孩子們不可能安靜地學習。
2.教給孩子自我暗示的方法
自我暗示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克服注意力渙散的現(xiàn)象。如學習時用自言自語的方式提醒自己,如“集中注意力”、“努力聽講”等句子,然后把它們放到你平時容易看見的地方,只要一看到它們,就會提醒自己:“別走神兒呀!”
04-17 閱讀全文>
其實關于孩子上課不敢發(fā)言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是有這樣的煩惱,因為他們也是希望孩子在課堂上好好表現(xiàn)自己,這樣才會更容易得到老師地看懂,而孩子也就會更加好好學習。我們就要找到合適的辦法,然后逐步解決孩子上課不敢大膽發(fā)言的問題。
孩子上課不敢大膽發(fā)言怎么辦
1、尊重孩子
我們父母往往只是嘴上說著尊重孩子,其實實際的行動處處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不尊重。比如有的父母因為孩子上課總是不肯舉手發(fā)言,就責備孩子沒出息,卻忽略了孩子天生內(nèi)向害羞的性格。
因而我們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性格,不能要求孩子一定要按大人的標準來行事。更重要的是鼓勵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讓他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多多思考,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這就會激發(fā)孩子下一次在課堂上主動發(fā)言。
2、讓孩子體會到成就感
12-16 閱讀全文>
在通常情況下老師都比較喜歡積極發(fā)言的孩子,對于孩子的這種表現(xiàn),不僅會讓孩子的自身成績得到提高,對老師也是一種肯定,但是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上課是很少發(fā)言的,那么孩子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怎么辦呢?
孩子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怎么辦
1、溝通鼓勵
如果家長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在課堂上不積極發(fā)言,可以通過平時與孩子平心靜氣的溝通多多鼓勵孩子,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在課堂上,老師喜歡學生們積極回答問題,因為這說明學生思維敏捷,能夠跟得上老師講課的速度和思路。無論對與錯,只要積極回答問題就有好處。
2、培養(yǎng)外向的性格
家長要從培養(yǎng)孩子性格人手,讓孩子變得外向一點、膽大一點。 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問,讓孩子在家人面前回答。當孩子回答正確、表達從容時,大家應給孩子掌聲和贊揚。
09-26 閱讀全文>
我們在生活中總是能遇到愛插話的孩子,而且在平常也是特別能說的,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做到引導,避免孩子在上課出現(xiàn)插話行為,那么對于上課愛插話孩子如何引導呢?
上課愛插話孩子如何引導
1、鼓勵發(fā)展孩子多項興趣
孩子在上課愛插話,那家長可以帶他們進行表演、講故事等充分發(fā)揮孩子說話特征的活動;家長也可以讓他們轉說話為寫作、繪畫等愛好,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家長還可以帶孩子進行一些需要安靜專注的運動,減少孩子的說話,培養(yǎng)他們的專注力。
2、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
針對孩子在上課愛插話的情況,那家長就要培養(yǎng)孩子的規(guī)則意識,讓孩子認識到不是什么時候都能想說就說。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個專門的說話時間,比如放學的路上,讓孩子盡情的說話;還可以和孩子進行比賽,看看孩子能夠保持安靜多久,或者聽家長講話多久。
08-09 閱讀全文>
在競爭壓力這么大的時代,每位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所以這個時候就對孩子的要求高了點。家長們都希望解決“孩子上課不積極發(fā)言怎么引導”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孩子上課不積極發(fā)言怎么引導
第一、讓孩子覺得有話可說
舉手是一種勇氣,不舉手是因為猶豫,猶豫不是沒有思考成熟,就是孩子愛面子,怕回答錯了眾人笑話自己。
那就創(chuàng)造一個比較寬松的氛圍,讓孩子覺得有話可說,讓他們把不成熟的思考大膽表露出來有時孩子不愿意舉手,但會經(jīng)常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在下面竊竊私語,小聲討論。
那就讓這樣的議論“合法化”,當一個問題非常能引起孩子的興趣,那就安排時間,讓他們在下面自由議論,因為自由議論的平臺比舉手發(fā)言更為寬松,于是參與的人就多,觀點的碰撞也很豐富。
05-05 閱讀全文>
孩子上課不愛發(fā)言是很多家長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家長們明白上課不愛發(fā)言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有多大,因此家長們要及時關注,積極鼓勵孩子們上課發(fā)言,那么孩子上課不愛發(fā)言如何鼓勵他們發(fā)言呢?
孩子上課不愛發(fā)言如何鼓勵他們發(fā)言
1.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要做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家長的評價。平時在家里,家長應尋找一切機會肯定孩子、贊揚孩子。
比如,爸爸和孩子下棋,當孩子走出一步好棋或贏了一局時,爸爸可以夸獎孩子: “你這步棋下得太好了,看似防守,實則進攻,太妙!”“你這盤棋下得真好,我挺佩服你的思路。”通過這樣的肯定和表揚,可以漸漸激發(fā)出孩子的自信心。
2.讓孩子參與家庭討論
05-05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