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2
家庭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就是終身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永遠的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所以,父母們應該學習和孩子的相處之道,做好父母的角色,為孩子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父母要學會怎么和孩子之間良好相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寫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1、理解、尊重、信任
民主的傾聽、平等的交流、自由的合作,是親子關系的紐帶。多少家庭就是因為粗暴化的干預和專制性的管教,讓父母之愛成了孩子們的不能承受之重,讓孩子活在痛苦中。所以父母最重要的就是真正的尊重孩子,才是正確的父母與孩子的相處之道。
2、父母做好表率
父母是孩子最大最好的老師,想讓你的孩子成為值得信賴、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那么做好表率,讓他們在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你身上的這些閃光點。這是一種潛移默化,但卻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02-01 閱讀全文>
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站在大人的角度去要求他,但是他始終只是一個孩子,沒有辦法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和期望成長。作為父母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這樣相處才能變的更簡單。
父母應該怎么跟孩子相處
首先,必須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語言。小孩子說的話,很多大人是聽不懂的,每當孩子饒有興趣的想要跟爸爸媽媽說什么的時候,父母都是隨便搪塞過去了。每次看到這種情況,都會覺得孩子好可憐,更為父母感到可悲。
對于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學會傾聽孩子語言,就算不知道孩子說什么,也要給孩子有所回應,否則孩子是會失落的,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重要,和父母的交流也就越來越少。
第二,千萬不把孩子和其他孩子對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孩子也是一樣,我們很難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不要對比孩子,也不要總是給孩子灌輸“優生”、“差生”、“好孩子”、“壞孩子”等的概念,這畢竟只是我們的主觀臆斷,如果你想給孩子選取一個學習榜樣,最好脫離生活實際(避免給孩子的人際交往制造障礙),從電視或故事里面尋找合適角色。
第三,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愛好。父母與兒女相處最難做到的便是尊重,長期養成的習慣便是父母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兒女只能處于受支配的地位,父母怎么說,兒女怎么做。
12-05 閱讀全文>
青春期是孩子逐漸走向成人的重要過渡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會有著巨大的變化,也就會導致孩子與父母相處的不是很友好,常常就會因為一些事情而鬧出矛盾,很容易導致親子關系變得疏遠,那么青春期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呢?
青春期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1、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青春期的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復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容易有激動的情緒和沖動的行為。家長如果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把自己認為正確的一些想法強制性的灌輸給孩子,就很容易激起孩子對家長的不滿。
青春期的這幾年很關鍵,家長若是遇到孩子讓自己生氣的時候,可以先讓自己冷靜冷靜,再進行教育,這樣才會更加客觀,不會把教育當做一種壞情緒的發泄。
2、學會理解孩子
10-27 閱讀全文>
有些家長們覺得和孩子們相處有什么好注意的,該打的時候就打,該罵的時候就罵。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這樣對待孩子對于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家長們應該學會與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方式,那么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呢?
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1、傾聽孩子
孩子發脾氣常被貼上“無理取鬧”的標簽,而事實上孩子發脾氣并非無理取鬧,大多數都是他發泄情緒的一種表現。我們父母所要做的只是陪著他,傾聽他,脾氣發完后他還是那個活潑可愛的寶寶了。
孩子的哭泣是自我療傷的一個過程,有的時候他會為了一點小事情而傷心的哭泣,這個時候,他傷心的已不是這個事情的本身,而是想起了以前的一些讓他難過的事情,當時沒有發泄出來,現在正在自我療傷,在康復過程中。
2、要與孩子保持平等地位
10-24 閱讀全文>
青春期是大多數孩子都會經歷的階段,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這一時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會快速發展,會出現各種想法,也常常質疑父母的的說教。那么,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該如何與孩子相處呢?
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一、關注孩子青春期表現
青春期孩子非常渴望父母的理解和關注,父母要主動關心孩子,關注孩子的表現,包括情緒上身體上的變化和波動,對孩子理解信任并且尊重,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和表現,及時采取措施及早解決。如發現孩子有精神方面的問題,可以及時調節孩子心理,避免不可挽回的后果。
二、從生活入手去改變
青春期孩子由于生理上的急劇變化,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反應,大部分是自我意識覺醒的表現形式。他們試圖沖破約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錯誤也是成長需要付出的代價。
10-08 閱讀全文>
孩子到了青春期后,會面臨各種困難與挑戰,此時的他們情緒也會變得十分不穩定,總是對父母大呼小叫,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及時幫助孩子宣泄不好的情緒,并且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安全感。
父母和青春期的孩子怎么相處
1、和孩子平等的溝通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家長就應該摒棄以往的教育方法,不再指揮孩子做事,而是放下身段和孩子做朋友,學會和孩子平等的溝通。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產生了成長,凡事都是渴望自己來主導的,這時家長過多的干涉孩子勢必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長還是要既做孩子的導師又做孩子的朋友,既包容孩子的錯誤,又理解孩子的情緒。
2、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有了一定的獨立意識,內心就會渴望擁有自己私密的空間,可他們沒有經濟能力,所以只能把隱私寫進日記或者是社交平臺上。大部分家長察覺到孩子的異樣,第一想法是查看孩子的隱私,家長與孩子的距離,不是靠偷窺去探視對方,而是靠溝通來架起理解的橋梁,不尊重孩子,只會讓引起他們的反感。
09-11 閱讀全文>
上高中的孩子父母該怎樣溝通相處?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經常被看作家庭的核心。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急切地期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長大后立足社會并成為棟梁之材。如何培養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與自己的孩子暢通無阻地溝通交流,是每個家庭、每位家長所熱心關注的問題,而這也是現今社會環境下一個很棘手的問題。
上高中的孩子父母該怎樣溝通相處?
1、了解孩子在現階段的關切。孩子近期在校園的學習生活,可能無憂無慮。但是一旦面臨各類考試,他也會緊張和焦慮。這時候,作為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家長要多方面了解。
2、陪伴與親情同在。在最好的學習時光,作為家長只需要拿一本書,坐在沙發上靜靜的看書;或者工作上的事情需要你打開電腦,做個計劃、完成表格等。你只要在孩子身邊安靜的做你自己的事情,言傳身教,孩子耳聞目染。
3、懂得尊重孩子。在與孩子溝通的建議中家長聽到最多的就是要尊重孩子。可是聽的最多是否真正做到了呢?尊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應該是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的關系,而絕非是一方“管教”另一方的關系。
4、與時俱進。現在的孩子,通過多方渠道,如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來自各方各面的信息、知識。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談吐間也會蹦出許多新名詞。然而對這些新名詞家長又了解多少呢?不了解孩子的語言和想法,家長又怎么能有效的和孩子溝通呢?這就要求我們的家長要與時俱進。
02-24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