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家長朋友遇到孩子離家出走情況時,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馬上批評孩子,和孩子針鋒相對,這樣只會激發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事情過后后再和孩子講道理,主動承認自己不對的地方,也指出孩子不對的地方,其次,要讓孩子了解,離家出走的風險。要引導正面積極和家長溝通。
小孩離家出走怎么教育
1、不能慌,要學會冷靜思考。如果孩子離家出走后,家長通過各種方式把孩子找回來了,切記孩子回來后,家長們千萬不要責罵,一味地呵斥自己的孩子,要告訴他們家長很擔心他們,并且詢問具體的離開家的原因,然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最后耐心的告訴他們以后不要這樣做,這樣做是不對的。
2、擱置一段時間再教育。在10歲至1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孩子回來后,家長先向孩子承認不對的地方,孩子聽后會耐心聽你講道理的。
3、了解孩子出走心理。離家出走的孩子一般抗挫折能力較差,受不得半點委屈,因此有離家出走苗頭的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否則將來后悔都來不及!
離家出走孩子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01-22 閱讀全文>
孩子離家出走,家長要冷靜,心里有所準備,自己的孩子脾氣性格,畢竟自己還是畢竟了解的,要做到心中有數。孩子離家出走,家長要看孩子的年齡特點,不同年齡特點的孩子出走的時間,方式,地點,在外時間,對家長的期盼都是不一樣的。
小孩子離家出走應該怎么教育
1、找回孩子予以關心
家長需要聯合親朋好友的力量去孩子常去的學校、公園等地方尋找,并且也可以向警方求助,借助專業力量找到孩子。在找到孩子后,家長不必急著教育,而應該要對孩子表達關心,撫慰孩子擔驚受怕的心靈。
2、引導孩子理性處理問題
很多孩子喜歡用發脾氣、離家出走的方法來處理問題,想要逼迫父母妥協,但這樣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家長需要去教育孩子遇到問題,靠離家出走的方式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只是會徒增風險,應該要學會保持理性,運用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01-22 閱讀全文>
找到孩子后,家長既不能打罵、也不能不聞不問,而應該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打罵容易引發孩子逆反心理,下一次他繼續跑;而不聞不問則容易讓孩子變得驕縱、任性,以后就拿離家出走威脅家長。
孩子叛逆離家出走回來怎么教育
第一,要聽取孩子的心聲。了解離家出走的原因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需要耐心傾聽孩子的心聲,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讓明白他們的想法和行為是不可取的,同時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第二,要建立信任關系。孩子需要信任父母,感覺到被父母支持和理解。家長可以通過與孩子進行更加積極的對話和交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這樣可以減少離家出走的概率,也有助于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第三,學會放手。家長應該學會適度放手,讓孩子有一定的獨立空間和自我探索的機會。這將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主學習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幫助他們擺脫沉迷于叛逆行為中的局限。
第四,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的氛圍非常重要,這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個性發展和成長。家庭氛圍包括家庭規則及家庭價值觀等,這些都需要家長進行建立和傳承。同時,父母也需要在語言和行為上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12-04 閱讀全文>
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沒有哪一位家長會一帆風順,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而當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主見,和家長發生沖突也是非常普遍的問題,甚至有些孩子在和家長發生不愉快時會選擇離家出走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那么孩子第一次離家出走回來怎么教育才好呢?
孩子第一次離家出走回來怎么教育
1、家長要先平復心情
孩子離家出走回來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先平復在自己的心情,不要因為著急憤怒向孩子惡語相向。家長平心靜氣的和孩子聊一聊,都說說彼此的心里想法,聽聽孩子有什么要求,只要不過分,就可以滿足孩子,讓孩子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從心理上讓孩得到感情的滿足。
2、家長要自我反省
對于孩子離家出走,家長應該從自身上找找原因,平日里對待孩子是不是過于苛刻了,還是孩子覺得家里沒有溫暖了,或者是在外面見到的新奇東西多了,就不想回到家里了呢?
09-19 閱讀全文>
孩子到了叛逆期做出的行為有時候確實會讓家長既不解又無奈,就拿離家出走來說,近幾天離家出走的新聞確實很多,這和家長的教育以及孩子的心理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我們要照顧到孩子的心理,尤其要注重孩子離家出走的回來后的教育。那么初中生離家出走找到了后怎么教育呢?
初中生離家出走找到了后怎么教育
1、首先我們一定要真誠接待初中生離家出走找到的孩子。
如今還有不少家長的潛意識里,仍然受君臣女子、尊卑有別的封建思想影響,認為家長就要比孩子高一等。所以當孩子找回來后,為了維持自己的家長架子,要么諷刺孩子幾句,比如“不是要走嗎?還回來干嘛?”;或者是暴力對待“你還知道回來?看我不打斷你的腿!”等。
明明自己在尋找孩子的時候也是心急如焚,為什么要讓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關愛呢?所以家長們要真誠接待孩子的歸來,告訴孩子自己的擔憂。
2、擱置一段時間再教育。
08-17 閱讀全文>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她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她們總是想擺脫家長的束縛。然而越是這樣,家長管控的越嚴格,還經常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這樣一來,孩子覺得在家里面失去了自由,就會動不動離家出走。面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呢?
孩子動不動離家出走怎么教育
1、孩子動不動離家出走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因為他在這個家里感受不到被尊重,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父母只顧一味的數落孩子,卻沒有告訴他們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家長不要總站在孩子的對立面,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應當是亦師亦友,不要總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愛他們的。
2、給足孩子的耐心。有時候孩子離家出走并不是真的想離開這個家,他們只是要了一種解決辦法,而且他們在外面或者寄宿在別人家,心情肯定也不是特別放松。所以這個時候家長要給足孩子耐心,因為孩子想明白就會自己主動回來的。
等待過程中,家長就可以針對孩子出現的問題好好思考一下,孩子最近為什么想要離家出走,是不是在學校學習過程中覺得比較有壓力,還是孩子只是在逃避?家長要以認真的態度去解決,重視孩子的問題。
3、和孩子做朋友。如今還有不少家長在孩子面前端著家長的架子。其實,如果放下家長架子,和孩子平等相處,彼此能推心置腹地進行交談,孩子也有可能成為你的知己,無話不談,而孩子成長中的煩惱可能就在交談中得到緩解、消除,離家出走的可能性也會減少。
07-19 閱讀全文>
有的孩子喜歡離家出走,作為父母要做到是第一時間把孩子找回來,找回來后不要對孩子進行打罵,而是要了解孩子心理,孩子為什么要離家出走,了解孩子為什么離家出走的原因后再對孩子進行適當地教育。
喜歡離家出走的孩子該怎么教育
了解孩子出走心理。離家出走的孩子一般抗挫折能力較差,受不得半點委屈,因此有離家出走苗頭的孩子要從小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否則將來后悔都來不及!
自我形象的構建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家長要在與孩子日常交流過程中慢慢鍛煉孩子的氣質和內涵,讓孩子成為一個內外兼修的青少年。
與此同時,家長還需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不干涉、不放任,讓孩子既有獨立的思想也有獨立的能力。一旦孩子有了健康的自我形象和獨立意識,就會變得更加自信和陽光。
如果孩子離家出走后,家長通過各種方式把孩子找回來了,切記孩子回來后,家長們千萬不要責罵,一味地呵斥自己的孩子,要告訴他們家長很擔心他們,并且詢問具體的離開家的原因,然后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最后耐心的告訴他們以后不要這樣做,這樣做是不對的。
05-24 閱讀全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