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鼓勵式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能夠很好的激發孩子的興趣,為他們提供堅持下去的動力和客服困難的勇氣,有些家長在言語孤立的基礎上還實行了物質獎勵,這種做法更加的直接,也更加的實際,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的問題。
物質獎勵對孩子的弊端
1、物質獎勵雖然表面上看上去省時省力,短時間內也能促進孩子做事或學習的積極性,但一旦嘗到甜頭的孩子們,漸漸做事情就帶著目的性,誤導了做事情的目的,很容易讓孩子養成為了獎勵而行動的習慣,孩子失去了做事的動力,也不能專注于事情的本身,辜負了父母的苦心。
2、有的家長喜歡以現金作為獎勵,例如,孩子考了100分,就獎勵孩子100元,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直接與金錢掛鉤。這種做法,可能在短期內會對孩子起到強烈的刺激作用,但是,從長遠來說卻是非常有害的。
3、家長用物質獎勵,讓孩子把寫作業當成了一種交易。獎賞會讓孩子養成為了得到物質上的東西才去行動的習慣。比如說你今天給了孩子五塊錢,他會好好寫作業,而且速度也加快。如果明天家長不給物質獎勵,孩子就感覺吃虧了,根本不愿意寫感覺沒有了動力。
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第一、家長對孩子的鼓勵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勵孩子的時候,也是需要抓住時機的。如果當某件事過去后,家長再鼓勵他們,就容易讓他們分不清楚自己是因為什么。所以,家長在鼓勵孩子的時候,也是需要抓住時機,及時給予他們鼓勵。
第二、最有效的表揚注重事情的過程和為之付出的努力,而不僅僅是結果,對結果進行表揚沒有太大價值。有效的表揚將鼓勵孩子向前進,他能夠學會自我激勵,而不是為了你的肯定去做什么事,這樣的表揚是對孩子真正的鼓舞。
第三、摒棄那些空洞而不真實的評價性的夸獎,給孩子的夸獎應該能明確地表示我們很欣賞、和喜歡他們做出的努力、幫助、工作、體諒創造和成就。這些鼓勵會讓孩子自己批判哪些事情是否值得做,懂得主動選擇做什么事情。
孩子非要物質獎勵怎么教育
當孩子提出一些規則之外的要求的時候,不需要太糾結,也不用太過于顧及孩子的心情,嚴格按照規則來辦事就好,簡單干脆,不需要做太多解釋,這種情況下,父母越是嚴格按照規則辦事,越容易讓孩子有分寸,孩子的不開心只是暫時的,但從長遠來看,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無害的。
當孩子的行為習慣建立后,家長可以提高獲得獎勵的分值或降低每個行為獲得的分值。當孩子的行為問題徹底解決后,獎勵措施也逐步撤銷,以幫助孩子減少對外部約束的依賴,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和獨立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