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都不希望孩子經常呆在家里,希望他能走出家門和小伙伴玩耍,這樣才能慢慢適應集體生活,不會是不合群的那一個。人際交往能力很重要,能讓孩子的性格更加活躍,比如有的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經常感覺到孤獨。
交往能力對孩子的好處
好處一:性格謙讓
現在被嬌慣長大的孩子很多,所以在性格方面會略顯自私,甚至還有些驕縱跋扈,生活中是很難有朋友的。可若是從小就懂得如何處理朋友關系,那么這個孩子的性格無疑是特別好的,最起碼懂得謙讓。因為小孩子之間難免會有矛盾和爭執的發生,想要跟小朋友一直維持這種友好的關系,那自然就要懂得如何平衡處理關系,謙讓就是必備的一種交往技能。
好處二:有人幫助
孩子難免也會遇到難題,要是交往能力很好的話,自然會有很多朋友愿意幫助。因為身邊總會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小朋友,若是真的遇到困難,這些朋友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患難見真情”,對孩子來說,朋友的意義應該就在于此。
好處三:心理健康
那些朋友多的孩子,他們生活中不會有孤獨感,因為會有很多的朋友一起玩耍,這樣就能減少很多心理疾病的發生。交往能力對孩子的好處很多,最起碼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都是極為有利的。
只是家長擔心的是,孩子沒有辨別朋友好壞的能力,害怕交往到行為不好的孩子,這樣就容易學到很多不好的習慣,很容易被朋友“帶壞”。基于這一點,家長還是很有必要替孩子“挑選”朋友的,最起碼要教會孩子分辨好壞。
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1、鼓勵孩子與別人交往
首先要放手讓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因為孩子和孩子在一起,他們的思維相近、相互容易勾通和理解,不管他們在一起如何跑、跳、說、鬧,他們在情感上的獲得的都是非常愉悅的,而且同時又有益于他們的思維和想象力。
當然,在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會經常發生矛盾糾紛,比如爭搶玩具等,可以借機引導孩子從中學會獨立解決糾紛、學會合作、分享禮讓等。
2、為孩子創設交往環境
父母要鼓勵孩子和同齡人去聊天和活動,千萬不要為了學習書本知識而忽略交際方面的學習。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和同學交流,讓孩子帶同伴到家里玩,父母還可以帶孩子去鄰居或者親戚家里串門,讓孩子在別人家能夠大大方方,毫不怕生。
3、讓孩子掌握交往的技能
父母應該教會孩子怎么和剛認識的人打招呼;怎么向人介紹自己;應當讓孩子學會如何提出討論的問題;還要教會面對別人不合理的要求,要怎樣拒絕;教會孩子如何做一個認真的傾聽者:比如在傾聽別人說話的時候,要目光專注點頭,語言附和。
孩子交往能力不好有什么影響
1、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孩子內心是渴望有朋友的,但是因為社交能力太弱導致,交際圈小,沒有朋友,就容易產生自卑感。如果父母不及時疏導,會加深孩子的無助,導致自卑感更加嚴重。
2、孩子性格會變得孤僻。人需要傾訴,需要被傾聽,可是社交能力弱的孩子缺少朋友,缺乏情感輸出的通道,不得已很多事情就在心中憋悶著,會導致情感的壓抑。
而且人長期處在離群索居的狀態,沒有正常的社交關系,獨來獨往,會導致性情孤獨、對其他人懷有厭煩、戒備和鄙視的心理。
3、找不到定位及人生方向。成人喜歡講人脈,人脈其實就是社交的積累,也是一種社交價值的提現。人是群居動物,只有在不斷的交往交際中,尋找自己的位置,鞏固自我定位和自我價值。當孩子失去與他人的溝通后,孩子難以找到自己的定位,迷失方向。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