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在考試前經常愁眉苦臉,情緒激動,甚至會向家長大發脾氣,這是因為他開始了考前焦慮。通常這個時候家長也會跟著緊張,擔心家中氛圍太過嚴肅,更加影響孩子的學習狀態。此時家長要幫助孩子宣泄自己的情緒,這樣他才會沒有負擔的考試。
孩子考前焦慮了家長怎么辦
首先,帶孩子去戶外放松。有時候考前壓力大是常事,但是這時候適當地去戶外放松放松,讓孩子從緊張的情緒中解脫出來,讓孩子的視線從書本上,轉移到戶外的花草上面,這樣既可以換一種心境。同時還能讓緊張的神經得到短暫的放松,接下來就可以更加從容地應對考試了。
其次,勞逸結合是高效復習的重要保證,在復習過程中,每隔半個小時就要讓孩子休息一段時間。白天孩子結合學校的安排學習,在回家后家長要通過合理的安排進行一定的放松,可以在晚飯前和家長一起看新聞或和家長散散步來舒緩緊張的考試心情,從而在晚上復習時能夠取得較高的效率,減少大腦的疲憊。
然后,家長的言語鼓勵與疏導對于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學生的心理特征比較復雜,特別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既具備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也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家長必須具備足夠的愛心和耐心,孩子考前焦慮了,家長要注意引導的方法,實施長期的心理素質養成計劃,幫助他們預防心理問題。
最后,聆聽孩子的真實想法。家長要了解孩子內心對于學習和考試的真實想法,要知道孩子對于每次的考試,是抱著什么樣的目標去考試的,以及他們想要取得怎樣的名次等。我們只有聆聽孩子的真實想法,讓孩子把積壓在心里的壓力,通過傾訴宣泄出來,這樣他才能沒有太大的負擔。
孩子考前焦慮的原因
原因1:父母的過度關懷。家長一般對孩子在校內的表現,了解渠道少之又少,那么成績就是很多家長為了評判指標。所以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成績格外關注,總是在詢問孩子有沒有考試,考試成績怎么樣。一旦家長多次詢問,那就會給孩子造成額外壓力,讓孩子對考試產生恐懼,導致孩子考前焦慮。
原因2:嚴厲的獎罰機制。父母為了激勵孩子認真學習,會對孩子設置一些獎罰機制,考得好會對孩子進行夸張的獎勵,但考的不好就采用非常嚴厲的懲罰。
原因3:擔心自己考不好。有些孩子學習很刻苦,但是由于之前的基礎薄弱或者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導致之前的成績不太理想。所以他們對考試以及結果看得比較重,總擔心自己還是沒有止步不前。過度的獎勵和懲罰都會導致孩子焦慮,擔心失去獎勵或者害怕受到懲罰,這樣反而對孩子會產生反效果。
孩子的基礎知識不扎實怎么辦
1、緊跟課本。很多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喜歡額外買一些復習資料來做,給自己加餐。基礎差的同學往往連課本都沒有掌握牢固,就去做課外輔導資料。一方面是學起來很困難,另一方面是如果學不會很打擊自己的積極性。所以應該立足課本,把課本吃透不要揠苗助長,成績自然會提升很多。
2、找到弱點,有針對性地復習。孩子都會有些偏科,有的孩子數學更好,有的孩子英語更好。家長們要有針對性地幫孩子進行期末復習,就要找到他最弱的那門學科。這些弱點可能是一整個學科,也可能是某一學科里的一項。當家長知道孩子不擅長什么,就能準確地幫他們復習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