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和孩子發生矛盾了沒關系,這是每個家長都要經歷的一環。任何人在相處時都會產生矛盾,因為人需要社交,只要社交就會出現這種情況,更何況是朝夕相處的孩子。產生矛盾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么解決,和矛盾激化帶來的影響。
孩子發生矛盾應該怎么跟家長溝通
1、平復情緒,防止矛盾激化
只要發生了沖突,孩子或家長肯定帶有強烈的情緒,俗話說的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發生沖突時,應該先平復自己或孩子的情緒,只有在情緒穩定后,才有溝通的可能。如果父母情緒很激動,也應該讓自己冷靜后,再和孩子溝通,千萬不要責罵孩子,因為人在憤怒的時候,講出的大多是傷害感情的話。
2、注意說話語氣
在孩子情緒平復下來后要用盡量平和柔緩的語氣和孩子說話,把矛盾講清楚看看到底是因為什么引起的。如果孩子的情緒剛平復下來,家長就用特別大的聲音或者質問的語氣和孩子講話,那可想而知,孩子的情緒會再度爆發,導致事情回到原點,所以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和方法。
3、平常給孩子灌輸哭鬧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思想
很多時候孩子和父母發生矛盾了,孩子就會用哭鬧來解決問題,許多家長就心疼孩子,直接和孩子妥協了。但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這樣會讓孩子認為只要有矛盾有需求他只要哭就能解決,長久下去孩子一有矛盾就哭,不管是誰的對錯,所以我們家長平常要告訴孩子哭鬧不能解決問題。
孩子為什么總和家長發生矛盾
1、父母長期在孩子鬧矛盾的時候使用暴力解決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第一次鬧矛盾的時候還可以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說話,但發生的多了以后就開始一味的使用暴力解決,比如“你到底想干嘛?”“在鬧,我打你啊”“給我把嘴閉上”等等語言暴力,這導致孩子自尊心受損,沒有安全感,可能會處于“報復”父母的目的和父母鬧矛盾。
2、有目的性的去鬧矛盾
比如有時候孩子看見一樣特別想要的東西,這時候一些父母出于各種原因不能給孩子買,孩子就生氣了,這時候孩子和家長鬧矛盾就是出去想要那個東西的目的。所以家長們要及時搞清楚孩子鬧矛盾的原因。
3、給孩子亂貼標簽
很多父母在和孩子鬧矛盾的時候會給他們貼上和情緒有關的標簽,來達到制止他們的效果,其實這也是不對的,比如說:“你怎么這么討厭!”,“事精!”,“麻煩精”等等,而這些標簽大多都是負面的情緒,對孩子的內心以及認知會產生影響,他們可能真的會對自己產生質疑,所以千萬不要隨便給孩子貼標簽,尤其是不良情緒的標簽。
孩子經常和父母發生矛盾的壞處
1、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變得劍拔弩張
孩子經常和父母鬧矛盾的話,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就會變得非常緊張。平常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會吵起來,長久下去,嚴重的可能會導致母子或父子關系破裂。
2、使孩子的性格變得易怒
如果孩子在家就和父母時不時的鬧矛盾,到外面或學校之后,和其他同齡人相處時會因為一點點小時就和對方吵起來。導致被疏遠或孤立。
3、孩子的行事風格會變得偏激
家是孩子的避風港,當避風港不再能為他遮風擋雨時,還會天天和父母鬧矛盾帶來一些負面情緒。那孩子的心理壓力會很大,當到一個臨界點后孩子就會做一些偏激的行為來釋放壓力,這樣很容易出現大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