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面對孩子不認真寫作業的問題,家長首先要營造好的學習氛圍,榜樣力量很重要,孩子在做作業時家長可以在旁邊看看書看看報,創造好的學習環境,久而久之培養出了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不認真寫作業怎么辦
1、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很多孩子之所以不認真完成時間是因為在放學回家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玩耍,等到他們想起需要做作業的時候時間已經非常晚了,甚至有很多孩子已經在打瞌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想的是一定要盡快的完成自己的作業,至于質量是否合格根本無法引起孩子的重視,所以孩子完成的作業中會出現很多錯誤。
如果父母能夠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計劃安排好時間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讓孩子能夠充分的利用每一天的每一分鐘,也能夠按時完成自己的作業。
2、讓孩子知道三心二意的后果
在孩子沒有保質保量的完成家庭作業之后很多父母都是非常生氣的,所以會對著孩子咆哮,但是最終起到的教育效果卻微乎其微,其實這就是父母所采取的教育方法不正確造成的。
父母在孩子沒有認真的寫作業之后對他們批評教育并不能讓孩子直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對于一些經常犯錯的孩子來說更是毫無壓力,所以這也就導致了孩子寫作業的情況沒有絲毫改變。如果父子雙方能夠心平氣和的溝通,真正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么對于孩子提升學習成績能夠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3、提供簡單整潔的學習環境
在不少孩子的書桌上面總是充滿了各種零食和玩具,但是這些零食和玩具對于孩子的吸引力卻要比老師布置的作業大的多了,所以孩子的注意力非常難以集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自然就會三心二意了,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整潔的學習環境,一個好的環境更有利于孩子集中精力,那么他們認真寫作業的可能性自然也會變得更高。
孩子不認真寫作業背后有哪些行為目的
1、想要引起父母關注
有些孩子總感覺自己在寫作業的時候,很容易被父母忽略掉。孩子放學回家后,進屋寫作業,媽媽忙著做飯,爸爸坐在沙發上看球賽,一家人吃過晚飯后,就各忙各的。孩子還是到自己的房間去寫作業,這時,孩子就會產生被無視的感覺。仿佛父母都把自己給忘掉了,因此,就會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會搞出各種的小動作來引起父母對自己的關注。
2、想要得到自主權
有很多的孩子不管是日常生活方面還是學習方面都被父母管的很嚴格,可以說事事都在父母的監控當中,事事都是父母掌控,自己沒有當家作主的權利。這時,有些孩子為了得到屬于自己的權利,就會故意寫作不認真,想出各種辦法來抗議父母的管制和約束。
3、缺乏自律
幼兒時期甚至到小學階段的孩子,大多數都缺乏自律性,也就是孩子自己無法管控自己,尤其是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孩子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孩子自己到房間去寫作業,沒有人監督,孩子就會無法安靜下來,一會兒把玩一下書桌上的積木,一會兒看會漫畫,一會兒發呆。并在父母沒有時間給自己檢查作業的時候,會把作業草草了之,寫完就算,不檢查,不管作業的質量如何。這些行為表現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一種體現。
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要注意幾點
1、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切忌來回走動,大聲喧嘩。不要分心玩手機或平板,靜下心來看看書是不錯的選擇。不要孩子做完一題就直接評判,以免打斷孩子的思路。
2、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措辭和態度,講明道理,切忌發火、給孩子貼標簽!
3、表揚時要具體到細節,懲罰時不能心軟!
4、家長應該教給孩子方法,引導孩子多動腦,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5、最重要的是耐心!耐心!耐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